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故人二首·其二》
《会故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徐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毛郎才涌似潮头,莫比寒虫泣夜秋。

要上兰台揖班马,不联石鼎玩侯刘。

定知有道能医国,稍喜谈禅勘赵州。

顾我虽无陶谢手,尚堪述作与同游。

(0)
注释
毛郎:指诗人自己。
涌似潮头:比喻才华出众。
寒虫:比喻才华低微的人。
泣夜秋:形容才华被埋没。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代指文学大家。
班马:班固和司马迁的合称,代表杰出的史学家。
石鼎:古代烹煮器物,象征闲适生活。
侯刘:指侯景和刘宋时期的人物,以玩物丧志著称。
医国:治理国家。
谈禅:谈论佛教禅宗。
赵州:唐代禅师赵州和尚。
陶谢:陶渊明和谢灵运,皆为著名诗人。
述作:记录和写作。
同游: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译
毛郎的才华如潮水般涌动,不要与寒冷秋夜中的虫鸣相比。
他立志要登上兰台拜见班固、司马迁那样的大家,不愿像侯刘那样只沉溺于玩赏石鼎。
深知有治国之道的人才能医治国家,稍稍欣慰的是能像禅师赵州一样深入探讨佛法。
虽然我没有陶渊明、谢灵运的文笔,但还能记录下这些经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恢所作的《会故人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毛郎自比,赞誉其才华横溢,如同潮水般涌动,暗示自己有着超越寒虫在秋夜悲鸣的文采。他表达了对高雅文学的追求,希望能像兰台上的班固和司马迁那样留下传世之作,而不是沉溺于石鼎之间的闲聊,如侯刘之辈。

诗人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治国理想,认为有才能的人应该致力于国家的治理,这让他感到欣慰。他还提到自己虽然没有陶渊明和谢灵运那样的文笔,但仍然能够通过诗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共同游历诗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才情的自信,以及对高尚文学和政治抱负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徐恢
朝代:宋

徐恢,生平不详。与赵蕃(昌父)有唱和。《永乐大典》辑其诗称《月台集》或《月台玉雪集》,已佚。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

晏岁欲飞雪,满天含冻云。

犯寒单骑速,猎吹紫裘薰。

庭鹊还先喜,池鸿去始闻。

公应问贫贱,善说莫如君。

(0)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信谗多见逐,伐国岂无仁。

屈子行江畔,昭王问水滨。

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

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

(0)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其二

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

请章来未久,捐馆遽何如。

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

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輀车。

(0)

范待制约游庐山以故不往因寄

平昔爱山水,兹闻庐岳游。

远期无逸兴,独往畏湍流。

举手谢云壑,栖心惭鸟鸥。

香炉碧峰下,应为一迟留。

(0)

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

园林固足胜,景著必人贤。

将泛杯中物,远分湖水泉。

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易醉缘多病,陪公愧少年。

(0)

依韵和孙侔雁荡二首·其二

雁荡高高路莫通,衔芦秋翼入云峰。

山头水阔不见影,岩下沙平时有踪。

千仞柱天何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

葛巾蜡屐未能著,空羡青苍重复重。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