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梁伯龙·其一》
《赠梁伯龙·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白雪楼高海气重,吴门词客远相从。

可知不带红尘色,至自清秋日观峰。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赠梁伯龙(其一)》。诗中描绘了白雪覆盖的高楼在浓厚海气中的景象,以及远方的吴门文士前来相会的情景。诗人通过这幅画面,表达了对梁伯龙清雅脱俗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首句“白雪楼高海气重”以“白雪”和“楼高”开篇,营造出一种高洁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梁伯龙的高雅气质。接着,“吴门词客远相从”一句,点明了梁伯龙与远方文士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他广结贤士、志同道合的朋友圈。

后两句“可知不带红尘色,至自清秋日观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不带红尘色”表达梁伯龙超凡脱俗、远离世俗纷扰的形象;“至自清秋日观峰”则描绘了一幅在清秋时节登高望远的画面,寓意梁伯龙在精神上追求高远、视野开阔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诗人的文学造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岁戊子五月将赴闽宪徵擢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九月驿至京师送季长弟之任山南宣慰照磨二首·其一

间岁淮南送北征,今从燕北饯南行。

三年一会难为别,万里相思可奈情。

候馆霜晴荒草白,官河风尽片帆轻。

高堂延伫斑衣切,安得联翩奉寿觥。

(0)

多景楼

北固峰高翠色浮,断崖千尺障东流。

谁言宇宙无多景,今见江山第一楼。

云气晓含檐箔雨,涛声夜落海门秋。

客来莫问孙刘事,狠石苔深万古愁。

(0)

岁除日即事·其一

浮尘扰扰一身闲,独看城南雪后山。

却笑孤鸿也辛苦,晓云飞出暮云还。

(0)

林下·其四

锦瑟年华似水添,红蛛送喜鹊巡檐。

春痕宛转裙双幅,秋影澄泓月一帘。

戏咒灯花佳谶卜,楷书贝叶小名签。

芳心托付消魂处,只在眉尖与指尖。

(0)

三台.用琅琊氏事,赠王阮亭三十初度,戏用辛稼轩用陆氏事,送玉山陆令体

忆长安握手萧寺,倾倒风流如许。

讲毗昙、年少重僧弥,把团扇、名齐法护。

连宵过、喜听蝉联语。濯濯见、新桐晨露。

两丸髻、对酒清歌,白玉手、谈庄挥麈。

向西山、时看爽气,却种此君同住。

洒白练、夭矫似惊龙,爱写洛神遗赋。

高舆披鹤氅,广陵路。都争识、神仙风度。

芙蓉第、纱帽隐囊,凤凰池、琼林珠树。

羡吴苑小令题诗,兰亭右军作序。

看车前、赫奕八驺来,更邓禹、笑人何处。

便插簪、散帻成高步。封禅书、诵来无误。

况庭际、蜡凤叠棋,数公才、又还如故。

(0)

满江红·其一柏棠村赏牡丹

春草孤村,茅亭立、老槐如昨。

香满院、名花倾国,临风绰约。

三径才开佳客至,一樽细雨同斟酌。

叹十年、宦海历风尘,空耽搁。钟鼎业,波涛恶。

林壑里,无拘缚。趁日长体健,流连芳萼。

屋角远山青欲滴,溪边钓艇鱼新跃。

看眼前、世事谩关情,秋云薄。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