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形胜千年在,峡树江花照使袍。
神女庙深虚暮雨,汉王台迥落秋涛。
渔人东望沧浪阔,客子西来滟滪高。
不见啼猿系舟处,风波遥夕梦魂劳。
蜀中形胜千年在,峡树江花照使袍。
神女庙深虚暮雨,汉王台迥落秋涛。
渔人东望沧浪阔,客子西来滟滪高。
不见啼猿系舟处,风波遥夕梦魂劳。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秋兴八首(其四)》描绘了蜀中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与自然景观的感慨。首句“蜀中形胜千年在”,强调了蜀地地形的优美和历史的悠久。接下来的“峡树江花照使袍”通过江边的树木和花朵映照在官员的官袍上,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当地风光的明媚。
“神女庙深虚暮雨”写的是深山中的神女庙,在傍晚的细雨中显得静谧而神秘,暗含着对古代神话的怀想。“汉王台迥落秋涛”则描绘了远处汉王台孤独矗立,被秋涛环绕,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渔人东望沧浪阔,客子西来滟滪高”两句,通过渔人和行客的视角,进一步扩展了空间,表达了对远方的遐想和旅途的艰辛。“不见啼猿系舟处”,借猿猴的啼声,寓言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风波遥夕梦魂劳”以梦境收束,表达了诗人因思乡之情而在夜晚辗转反侧,心绪难安。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蜀中风土人情的深深眷恋和历史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