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城元枕水,朝暮白云归。
寒忆蒹葭落,晴看鸂鶒飞。
轻帆行木杪,碧草照荷衣。
永夜月如练,沙头莫掩扉。
官城元枕水,朝暮白云归。
寒忆蒹葭落,晴看鸂鶒飞。
轻帆行木杪,碧草照荷衣。
永夜月如练,沙头莫掩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官城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官城元枕水”,点明了官城临水而建的地理特征,为整幅画面奠定了背景。接下来,“朝暮白云归”一句,通过描绘云的动态,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云与水之间形成了和谐的对话。
“寒忆蒹葭落,晴看鸂鶒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寒与晴,落与飞,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感慨。蒹葭的凋零与鸂鶒的飞翔,既是自然界的物候变化,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
“轻帆行木杪,碧草照荷衣”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水面与岸边,轻帆在高树间穿行,碧草映照着行人的衣裳,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帆船与碧草,荷衣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永夜月如练,沙头莫掩扉”两句,将时间推向夜晚,月亮如同白练般皎洁,静静地洒在大地上。诗人劝告人们不要关闭门扉,似乎是在鼓励人们走出室内,去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倡导——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抱自然,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官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因忆浣花杜陵老,使我不落怀成都。
张仪城外雪山立,玉女井边春露濡。
邵庵先生家本蜀,悦也草堂宜有圃。
圃成奉公以为乐,藉此名世何时无。
想公堂前风日腴,野梅官柳一株株。
县官来问礼数熟,阁老出游孙子扶。
图书琴瑟在左右,游意□澹天为徒。
新诗兼见公手迹,读者爱比骊龙珠。
公在西郊草堂里,神交自是才情美。
江水娱人秋日晖,雅音萧条公老矣。
良常标名山,句曲主仙洞。
茅君倚翠麓,白云满高栋。
上有岩栖士,山入与云共。
芝草鸟为耘,桃红鹿衔送。
茅君老兄弟,夙昔勤远梦。
子独擅为邻,幽深补其空。
风瓢悬雅乐,灵朮分仙供。
息我山木阴,怀人玉箫弄。
暂时苦劳事,非必能抱瓮。
洗药爱源泉,掇英比朝饔。
归静其抱一,知尚亦殊众。
鹤驭来何方,寻君引余鞚。
仙人散发悬双瞳,能移昆崙开华嵩。
为我一扫瀛洲趣,中有千年不死青芙蓉。
飘飘烟霞入君手,深林蔽羃桃源口。
苍烟飒飒鸾竞飞,丹崖恍恍龙惊走。
赤城掩霭天姥回,石梁倒挂双琼台。
桃花半壁镜中见,古木尽化青猿哀。
素娥回飙下瑶殿,明星玉女长相见。
邀余为作商山歌,坐看桑田几经变。
丹霞乱飞桂树表,手翳琼枝拂瑶草。
天风吹入西瑶池,王母秋眉飒衰老。
瑶池花暖春未凋,三十六宫散琼瑶。
青霓锦帔耀云日,上元月下来吹箫。
吹凤箫兮系霜丝,君亦胡为弄参差。
他年傥惠金鹅蕊,寄声蓬岛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