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凉月到溪亭,银汉无光掩鹊翎。
可怪女牛终古渡,不愁化作老人星。
城头凉月到溪亭,银汉无光掩鹊翎。
可怪女牛终古渡,不愁化作老人星。
这首诗《七夕》由清代诗人朱复所作,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神秘氛围。
首句“城头凉月到溪亭”,以“凉月”点明时令,营造出夜晚清凉宁静的氛围,同时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城头与溪亭,为后续的场景铺垫。次句“银汉无光掩鹊翎”,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深沉,银河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似乎连喜鹊的羽毛也黯淡无光,营造了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意境。
接着,“可怪女牛终古渡”,引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将现实与传说巧妙结合,提出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疑问,增加了诗歌的思考性与趣味性。最后,“不愁化作老人星”,则以乐观的态度回应了前文的疑问,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坚信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情怀,还蕴含了对爱情、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春日长,长安贵游踏春阳。
游龙八尺黄金装,狎客沈宋交金张。
真珠结屋贝作堂,锦裀七十二鸳鸯。
吴姬赵女罗丝篁,熊蟠豹胎桂为浆。
主客一饮累百觞,帏风幕日绮绣香。
白昼铜盘飞蜡光,行乐未足光阴忙。
恨无长绳系扶桑,何曾得知春日长。
山中腐儒鬓欲霜,蜗牛庐中狮子床。
二十七种饭瘦郎,过午一枕无何乡。
起来煎茶竹风凉,半丝不挂万虑忘。
从渠门外尘如马,落絮游丝相枕藉。
斜阳窗户一编书,日长只在茅檐下。
范侯作园湖之隅,缭以脩竹千芙蕖。
鸭陂下浸波澜阔,箕山西指峰峦孤。
有堂翼然照通衢,路人尚忆华严居。
华严初来理荒废,布衣小艇披茭蒲。
蛙鸣不知官与私,莫来乱我夜读书。
人怀忠直及其子,遗爱何止屋上乌。
小范更无膏粱气,闭门一味如蠹鱼。
肯为山林独往计,且隐市朝行坦途。
嗟我与君涉世疏,短绠汲深尔自愚。
行歌道上惭妻孥,坐令家无甔石储。
欲将大隐欺谁欤,人不吾以曷早图。
未须直学西山夫,槁项终为山泽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