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拥寒灰次,何当惠寂寥。
且留连夜向,未敢满炉烧。
必恐吞难尽,唯愁拨易消。
豪家捏为兽,红迸锦茵焦。
正拥寒灰次,何当惠寂寥。
且留连夜向,未敢满炉烧。
必恐吞难尽,唯愁拨易消。
豪家捏为兽,红迸锦茵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正拥抱着尚有余温的炉灰,担心即将熄灭的火光难以持续。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生活中的点滴温暖珍惜之情,以及面对有限资源时的忧虑与无奈。"且留连夜向,未敢满炉烧"反映了诗人节省使用炭火的心情,而"必恐吞难尽,唯愁拨易消"则更深化了这种担忧。
最后两句"豪家捏为兽,红迸锦茵焦"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场景。豪门富户为了炫耀而将炭火塑造成异兽形状,不惜耗费,而诗人所处的环境却是炭火燃烧不充分,只能看到红光透过细小的孔洞,甚至连带着锦茵(一种贵重织物)都被熏焦了。这样的对比凸显了社会上的不平等和奢侈与节约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炭火的珍惜和对豪门奢侈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的温暖、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我昔滥竽两浙宪,君在秋曹曾识面。
西江右辖曾几时,君来幕下相追随。
星霜倏忽五六载,君已乔擢南安推。
南安雄据梅关路,广南视之若门户。
昔贤司理著高名,台存风月人争慕。
桁杨卧庭嚣讼稀,诗书万户临清溪。
丈夫志趣会有定,举头肯负苍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