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不肯住长安,现相须归泗水间。
今日又还思展化,东来海上镇狼山。
当初不肯住长安,现相须归泗水间。
今日又还思展化,东来海上镇狼山。
这首诗名为《偈》,作者为宋代僧人释知幻。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抉择和现今的境遇的反思。首句"当初不肯住长安"暗示了诗人曾有一度拒绝在繁华的长安定居,选择了远离尘世的生活。"现相须归泗水间"则描绘了诗人如今回归自然,可能是在泗水流域的隐居生活。
第二句"今日又还思展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使命或智慧的领悟,认为当前应当继续传播教化或是实现自我价值。最后一句"东来海上镇狼山"则以壮丽的景象收尾,寓意着诗人志向高远,欲在东边的海边,如狼山这样的地方发挥影响力,守护一方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的人生转折与理想追求,体现了禅宗或隐士文化的特色,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地望抡魁重,冰衔博士清。
弃官为隐计,因谤得诗名。
水竹方成趣,松楸忽怆情。
乡中耆旧尽,老泪洒铭旌。
保护兵冲日,焦劳岁歉时。
江湖一老重,州里百年思。
家尚玄元学,人遵义役规。
阴功宜有后,隐德固应祠。
拟作荣乡记,谁镌有道碑。
碧梧虽未识,宿草尚堪悲。
偶泊梅江堰,空吟薤露诗。
岁华摇落江头树,客子漂流海上萍。
尽染缁衣无复素,空留白眼为谁青。
对床便可供高卧,把酒何妨吊独醒。
太息此心徒炯炯,奈何余发已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