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吴野堂》
《挽吴野堂》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保护兵冲日,焦劳岁歉时。

江湖一老重,州里百年思。

家尚玄元学,人遵义役规。

阴功宜有后,隐德固应祠。

拟作荣乡记,谁镌有道碑。

碧梧虽未识,宿草尚堪悲。

偶泊梅江堰,空吟薤露诗。

(0)
翻译
在战争时期士兵守护着太阳,年景歉收百姓疲困。
漂泊江湖的老者怀念故乡,百年州县的记忆涌上心头。
家中仍研习道教经典,人们遵循着服役的规则。
善行终有回报,美德理应被尊奉。
想写一篇颂扬乡贤的记事,谁能刻下道德的丰碑。
未曾见过的绿梧桐,也让人感到悲伤。
偶然停泊在梅江堰边,空自吟诵着挽歌般的诗句。
注释
冲日:战争时期守护太阳。
歉时:年景不好, 饥荒。
江湖:四处漂泊。
重:怀念。
思:记忆。
玄元学:道教经典。
役规:服役规则。
阴功:善行。
后:回报。
祠:尊奉。
荣乡记:颂扬乡贤的文章。
有道碑:道德丰碑。
碧梧:绿梧桐。
宿草:旧草, 悲伤的象征。
梅江堰:地名。
薤露诗:挽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悼念友人吴野堂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吴野堂在战乱岁月中的辛勤付出和高尚品德的深深怀念。"保护兵冲日"描绘了他守护士兵的艰辛时刻,"焦劳岁歉时"则反映出他在饥荒年景中的忧虑与辛劳。诗人感慨吴野堂的一生,即使身处江湖,他的影响力仍深远,州里百姓对他怀有百年思念。

吴野堂不仅在学术上追求玄元之学,还严格遵循道义,积极参与地方治理。诗人认为吴野堂的善行必有回报,他的美德应当被后世铭记,甚至期待有人能为他镌刻有道碑,以表彰其功德。然而,尽管吴野堂可能并未得到显赫的荣耀,但诗人仍感伤地提到他们未曾相识的碧梧,以及对吴野堂早逝的哀痛,最后在梅江堰边,诗人只能空吟薤露诗,表达无尽的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对故人的敬仰与哀悼交织其中。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观音诗·其四

方圭座压五云端,修竹丛边舞玉鸾。

施果狖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

琉璃瓶对珊瑚印,翡翠环摇玳瑁冠。

百宝阶前文石上,天人瞻礼爇旃檀。

(0)

赞大慧和尚

戳瞎顶门三只眼,是非佛法一齐刬。

竹篦头上放无端,正是徐六担片板。

(0)

赠郎德父

衣弊履穿不讳穷,篱门和竹夹西东。

闲栖已合称高士,发兴真成继庾公。

人世鹤归双鬓上,丹霄路在五言中。

却须袖取经纶手,深入芦花作钓翁。

(0)

南山书怀

日色今朝分外明,湖光浩气共澄清。

鸟啼绿树穿花影,水泛青山入古城。

眼下见荣还见辱,病中嫌雨又嫌晴。

衰迟自喜添诗学,三十年来掉臂行。

(0)

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其七

笑杀人来断杀肠,可怜赢得鬓成霜。

人情易变乃如此,祇有江山不改常。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八十

松顶雪簪花,山头云裹帽。

呼唤贺元正,粲发溪声笑。一不成单,二无两个。

漏泄元元化母机,春风未必能包裹。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