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一笑之乐。夜归,被酒不能寐,戏作放鱼一首》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一笑之乐。夜归,被酒不能寐,戏作放鱼一首》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东池浮萍半黏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濊濊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0)
翻译
东边池塘浮萍粘连着大块,碧绿的叶子在鱼背上跳跃显现。
西边的秋水依然清澈见底,宽广的水面摇曳着深色的荇菜带。
同事们有意搬家,即使我贪吃也难以忍受切割鱼肉。
大家争相观看银色刀锋出鞘,突然听到玉花破碎的声音。
只担心密集的渔网伤害鱼儿,不相信长长的堤坝能阻隔江河。
水声潺潺,片刻间就扩散到宽阔的水域。
谁知道池中隐藏着蛟龙的后代,还怕会有风云际会的时候。
到了明年春天,西湖的水位上涨,让我们在浩渺的淮海之间忘却一切。
注释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
黏块:粘连的大块浮萍。
涵空:水面映照天空。
荇带:荇菜形成的带状物。
迁居:搬家。
脍:切细的鱼肉。
银刀:比喻明亮的刀具。
玉花:形容鱼鳞像玉一样。
数罟:密集的渔网。
涛濑:江河中的波涛。
濊濊发发:形容水声。
圉圉洋洋:形容水势广阔。
蛟龙种:传说中的水中神兽。
风云会:比喻大事发生。
涨西湖:指水位上升。
相忘:忘记。
渺淮海:形容水势浩渺,如淮海一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观察池中水景和鱼儿嬉戏的情状,并透露了对友人迁居的担忧与期盼。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如“东池浮萍半黏块,裂碧跳青出鱼背”形象地描述了水面上的藕丝和跃出的鱼儿,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则描绘了一种清冷与深邃的意境。

诗中还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牵挂,“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表达了不舍和担忧,同时也透出一丝幽默。最后,诗人在月下放生,心情舒畅,虽有“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为孙同签瓒题赵子昂马

画马当年李伯时,长怀鲁直子瞻诗。

朝廷□道人才盛,元祐风流再见之。

(0)

虞美人·其二

高楼远阁花飞遍。急雨捎池面。翛翛杨柳不知门。

多少乱莺啼处、暮烟昏。银钩小字题芳絮。

宛转回文语。可怜单枕梦行云。

肠断江南千里、未归人。

(0)

春山

冈原草木秀,溪谷云霞媚。

君笔谁所传,独解吐和气。

(0)

咏凫

双双纹羽弄清漪,全得天真似尔稀。

万顷沧波供口腹,一梁寒日晒毛衣。

雨归别岛呕唲语,风度前滩翕呷飞。

好向中流最深处,等闲休要上渔矶。

(0)

张林宗司勋挽诗三首·其三

素节乡评重,清芬世阅传。

谢家儿侄盛,穆宅弟兄贤。

展矣兹良士,嗟乎不永年。

西风寄哀调,愿为唱新阡。

(0)

过友人溪居

篱巷接菰蒲,闲扉掩自娱。

水虫行插岸,林鸟过提壶。

白浪摇秋艇,青烟盖晚厨。

主人誇野饭,为我煮新芦。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