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家旧住兰亭下,种蕺间来便采芜。
淑德应为王者佩,幽香肯藉女儿扶。
从来附热能招忒,莫以当门遽见锄。
三复南陔束晢句,白华莫逮倍愁予。
侬家旧住兰亭下,种蕺间来便采芜。
淑德应为王者佩,幽香肯藉女儿扶。
从来附热能招忒,莫以当门遽见锄。
三复南陔束晢句,白华莫逮倍愁予。
这首诗《种兰》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种兰”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兰花品格的赞美与对君子之德的向往。
首联“侬家旧住兰亭下,种蕺间来便采芜。”描绘了诗人过去居住在兰亭之下,周围生长着蕺草和杂草,暗示了环境的简朴与自然。同时,“种蕺间来便采芜”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和谐相处的态度。
颔联“淑德应为王者佩,幽香肯藉女儿扶。”将兰花的高洁与幽香比作君子的美德,希望这种美德能够被君王所佩戴,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贤淑品德的肯定,认为她们的美德不应被忽视或依赖他人扶持。
颈联“从来附热能招忒,莫以当门遽见锄。”强调了君子之德不应随波逐流,不应因一时的权势或地位而改变。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地因为某物位于显眼之处就将其除去,暗含了对人才或事物价值的尊重与保护。
尾联“三复南陔束晢句,白华莫逮倍愁予。”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君子之德的推崇与追求。同时,通过“白华莫逮”表达了对无法达到理想境界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对完美人格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寓意了对君子之德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社会中美好品质的颂扬。
五年客里过中秋,今夕安知无此愁。
共喜银云开碧落,坐看蟾魄过西楼。
清光著物殊他夜,好景于人散百忧。
人月皆圆那易得,莫辞大白十分浮。
葛翁令勾漏,晚入罗浮山。
丹成尸解去,遗迹犹班班。
当年薪水人,亦得刀圭残。
至今有遇者,绿发长童颜。
嗟我慕遐躅,冒暑穷跻攀。
叩门日已落,月出青云间。
深院人寂寂,飞泉涧潺潺。
松风入琴轸,桂露零星坛。
坐观麻姑峰,耸翠凝烟鬟。
更呼老道士,月夜谈玄关。
清景难久驻,忽忽恨言还。
却迷桃源路,叹息空尘寰。
兵革未休息,世故方艰难。
脱身事幽讨,此志不可删。
未能骑长鲸,聊复乘两班。
来寻岩间灶,更鍊飞霞丹。
巨舶浮于海,长飙送短篷。
夜潮和月白,晓日跳波红。
云影摇脩浪,澜光接远空。
喜过三合流,愁远冠头峰。
雷化迷天际,琼儋入望中。
地遥横一线,山露点群鸿。
偶脱鲸鲵患,尤欣气俗同。
川原惊老眼,稚耋看衰翁。
蛮市虾鱼合,宾居栋宇雄。
人烟未寥落,竹树自葱茏。
碧暗槟榔叶,香移薄荷丛。
金花翔孔翠,綵幕问黎童。
南极冬犹暖,中原信不通。
管宁虽迹远,阮籍已途穷。
澒洞沧波里,苍茫返照东。
客愁浑不寝,鼓角五更风。
《南渡次琼管江山风物与海北不殊民居皆在槟榔木间黎人出市交易蛮衣椎髻语音兜离不可晓也因询万安相去犹五百里僻陋尤甚黄茅中草屋二百馀家资生之具一切无有道由生黎峒山往往剽劫行者必自文昌县泛海得便风三日可达艰难至此不胜慨然赋诗二首纪土风志怀抱也·其一》【宋·李纲】巨舶浮于海,长飙送短篷。夜潮和月白,晓日跳波红。云影摇脩浪,澜光接远空。喜过三合流,愁远冠头峰。雷化迷天际,琼儋入望中。地遥横一线,山露点群鸿。偶脱鲸鲵患,尤欣气俗同。川原惊老眼,稚耋看衰翁。蛮市虾鱼合,宾居栋宇雄。人烟未寥落,竹树自葱茏。碧暗槟榔叶,香移薄荷丛。金花翔孔翠,綵幕问黎童。南极冬犹暖,中原信不通。管宁虽迹远,阮籍已途穷。澒洞沧波里,苍茫返照东。客愁浑不寝,鼓角五更风。
https://shici.929r.com/shici/b5JH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