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矗莲峰入九霄,青苍一望见苕峣。
人缘贯索穿云出,石削芙蓉带雨摇。
俯听风雷喧白昼,高扪星汉坐清宵。
危楼杰阁来天半,好乘茅龙度玉箫。
矗矗莲峰入九霄,青苍一望见苕峣。
人缘贯索穿云出,石削芙蓉带雨摇。
俯听风雷喧白昼,高扪星汉坐清宵。
危楼杰阁来天半,好乘茅龙度玉箫。
这首诗描绘了莲峰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直插云霄的雄伟气势。首句“矗矗莲峰入九霄”,以“矗矗”形容山峰之高峻,直入云霄,形象生动。接着“青苍一望见苕峣”,远眺山色,一片青苍,显得格外高耸。
“人缘贯索穿云出,石削芙蓉带雨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象,人攀着绳索穿行于云雾之中,岩石如削芙蓉,在雨中轻轻摇曳,既显山势险峻,又添了几分柔美。接下来,“俯听风雷喧白昼,高扪星汉坐清宵”,则从听觉和触觉的角度,表现了山中昼夜不同的自然景象,白日里风雷交响,夜晚则伸手可触星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危楼杰阁来天半,好乘茅龙度玉箫”,诗人想象自己在高楼上乘着茅龙(一种传说中的飞行工具),吹奏着玉箫,自由地穿梭于天地之间,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莲峰山的壮美与诗人的浪漫情怀。
钟鼓非乐本,本末犹相因。
仁声入人深,孟子言之醇。
如何贞观君,从古同隋陈。
风俗不粹美,惜哉世无臣。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数椽生草覆莓苔,一径墙阴斸雪开。
王吉囊衣新徙舍,杖藜从此为君来。
人间尚有薄寒侵,和气先薰草树心。
丹白自分齐破蕾,青黄相向欲交阴。
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
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周任。
故物一已尽,嗟此岁年深。
野桃自著花,荒棘自生鍼。
芊芊谷水阳,郁郁昆山阴。
俛仰但如昨,游者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