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元公借榻眠,都疑居士懒真禅。
黄梁已熟浑无梦,惟见松风绕篆烟。
偶向元公借榻眠,都疑居士懒真禅。
黄梁已熟浑无梦,惟见松风绕篆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后在寿国寺借宿僧床的宁静体验。首句“偶向元公借榻眠”,诗人以一种随意而自然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偶然间在寿国寺借宿的情景,仿佛是与寺庙之间有着某种默契。接着,“都疑居士懒真禅”一句,通过对比,暗示了寺庙生活的闲适与禅定的境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思考。
“黄梁已熟浑无梦”,这一句运用了“黄粱一梦”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午睡时的场景,强调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以及短暂休息后的清醒状态。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惟见松风绕篆烟”,则将画面拉回现实,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松林间的微风轻拂,篆香缭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整个诗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云屏漫锁空山,寒猿啼断松枝翠。
芝英安在,术苗已老,徒劳屐齿。
应记洞中,凤箫锦瑟,镇常歌吹。
怅苍苔路杳,石门信断,无人问、溪头事。
回首暝烟无际,但纷纷、落花如泪。
多情易老,青鸾何处,书成难寄。
欲问双娥,翠蝉金凤,向谁娇媚。
想分香旧恨,刘郎去后,一溪流水。
妾家有高楼,高高入青天。
欲作万丈梯,倚空无攀援。
良人在万里,一去几经年。
长路与天接,举足蹑星躔。
妾欲寻夫婿,解甲投戈鋋。
携手上云霓,真到天河壖。
牵牛与织女,不知妾相怜。
姮娥惠神药,燕婉成天仙。
前时临别语堪哀,后会无期首重回。
我有巾山缘未继,半年两度入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