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

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

似闻嘉陵江,跳波吹枕屏。

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

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

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

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

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

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ùnpànzhūcháofèngshǔ
sòng / shì

ǎiǎiqīngchéngyúnjuānjuānéméiyuè

suí西běiláizhàoguāngmiè

zàichénzhōngbáiyúnguī

yóujiāngshàngmíngyuè湿shī

mínétiānfāngyúnyuèzài

wèishìshānzhōngrénxiāngwàngle

mèngxún西nánshùchángduǎntíng

wénjiālíngjiāngtiàochuīzhěnpíng

sòngjūnqīngjiāngyǐnjūn

穿chuānzhúlínlǎobàixià

yòngjīngzǒucáng使shǐzhěyǒushēng

tīngsòngjiārénshuōwèipíng

ruòféngshānzhōngyǒuwènguī

wèihuàyāojiǎoqīngyóukānquánshí

注释
霭霭:云雾缭绕的样子。
青城:青城山。
娟娟:明亮美好的样子。
峨嵋:峨眉山。
西北:方位词,指西北方向。
光:月光。
尘土:尘世。
归:回归。
江湖:泛指四处漂泊。
湿:沾湿。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
天一方:遥远的地方。
山中人:隐居山中的人。
相望:遥望。
西南路:西南方向的道路。
长短亭:长亭短亭。
嘉陵江:长江支流。
跳波:波涛翻滚。
清江:清澈的江水。
饮君马:喂马。
慈竹林:生长慈竹的树林。
父老:乡亲们。
使者:信使或官员。
友生:朋友。
听讼:审理案件。
如家人:像对待家人一样。
归何日:何时回来。
腰脚轻:身体状况良好。
犹堪:还能够。
踏泉石:踏过山石溪流。
翻译
青城山的云雾缭绕,峨眉山的月光皎洁。
它跟随我向西北行进,照亮我,永不熄灭。
我在尘世中忙碌,白云呼唤我回归。
我在江湖漂泊,明月沾湿我的衣裳。
岷山和峨眉,像是天边的一方,云月陪伴在我左右。
说是山中隐士,彼此遥望,却无阻隔。
在梦中寻找西南的道路,默默数着长亭的距离。
仿佛听见嘉陵江水,波涛拍打床榻的声音。
送别你时,我一无所有,只让清江之水喂饱你的马。
道路穿过慈竹林,乡亲们跪拜在马前。
无需惊慌躲避,使者,我们已是朋友。
审理案件如同对待家人,详细解说,为你公正评判。
如果遇见山中的朋友,他们会问,我何时归来。
我会告诉他们,虽然身体疲惫,但还能踏过山石溪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开篇便以壮丽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这里的“霭霭”与“娟娟”都是形容词,表现了云和月的柔美动人。诗人的心情也随着这壮观的景色而起伏。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怀。即便是身处远离尘嚣的西北之地,那月亮依然能照耀着他的心灵,不会有所减退。

接下来的几句“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诗人在描述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向往着那自由自在的山林之境。岷嵋的高峻与天地相接,云月就在他的身侧,这种描写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

"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这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送别友人时,没有任何物质上的馈赠,只有清澈的江水供马饮用,以及穿行在慈竹林中父老们的拜别。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纯真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官场生活的不屑。

最后,"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愿意归隐山林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步履能像以前一样轻松自如,即便是在崎岖的山路上,也依然能够稳健地行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即事

扫地勤童子,开关忆故人。

车来花外月,诗入瓮头春。

好事耽幽僻,忘机任喜嗔。

常疑青白眼,终未避嚣尘。

(0)

亦园即事寄怀孙徵君钟元先生

病起秋原学闭关,转从风雨见幽闲。

最怜小圃新锄后,独立空亭对远山。

(0)

飞云岩

飞云岩立翠千重,草草登临日下舂。

莫信人间惟五岳,须知天末有三峰。

秦灰汉垒群仙宅,云阵花幢古佛踪。

如此奇山谁领略,曾无七十二家封。

(0)

暮春同于桐江汪钟如吴五崖游张氏园晚过啸公房并蒲浪·其一

切城最苦名园少,觅路幽寻古寺隈。

扫径何曾嫌客过,入门忽漫见花开。

亭边小沼春泉响,衣上新泥燕子来。

茗碗棋枰消永昼,不妨随意坐莓苔。

(0)

书沈石田诗集后

石翁不羁人,腾踔诧豪唱。

阖闾佳山水,怀抱足幽旷。

修竹丛一轩,湖光枕清漾。

陶谢快同游,述作劳意匠。

海内走盛名,脱略睨卿相。

翛然八十年,布衣得无恙。

追昔仁宣间,词场声价壮。

乃知出与处,遭时乃有当。

瓟庵平生交,拟之陆鲁望。

(0)

答唐济武太史用来韵

夜凉静听秋声起,篱外草虫鸣不止。

挑镫坐对松影寒,明月乍出疏林里。

少年华发惊时节,便欲学仙归贝阙。

十载劳心思探珠,半生失计空磨铁。

神仙何必厌妻子,秦楼弄玉随箫史。

织女黄姑会有时,别床异被徒为尔。

先生闻道何其早,红尘莫惜知音少。

须从火底现莲花,肯向秋原同腐草。

与君试访殷七七,至道不烦惟守一。

天台有路度石桥,水流定泛桃花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