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隔断中原万馀里,耳边无处闻弦歌。
我来正值兵戈后,厌听边声出刁斗。
壮士沈雄细柳营,岂效棘门空赳赳。
金戈铁马拥云雾,顾尔群凶如培塿。
军中大将汉武侯,气吐虹霓横素秋。
七擒七纵平其酋,杀气惨淡空中收。
群氓趁虚出方物,蒟酱莋马随氂牛。
蛮语侏离若禽鸟,笑听华言不谙晓。
纵横跋扈无尊卑,翻觉王臣眼中小。
回首令人忆中国,拔剑高歌倚天立。
碧鸡苍苍元气湿,梁王宫殿为荆棘。
鹧鸪朝鸣狐夜集,金满床头总何益。
不如一醉杏花村,濯足昆明看山色。
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隔断中原万馀里,耳边无处闻弦歌。
我来正值兵戈后,厌听边声出刁斗。
壮士沈雄细柳营,岂效棘门空赳赳。
金戈铁马拥云雾,顾尔群凶如培塿。
军中大将汉武侯,气吐虹霓横素秋。
七擒七纵平其酋,杀气惨淡空中收。
群氓趁虚出方物,蒟酱莋马随氂牛。
蛮语侏离若禽鸟,笑听华言不谙晓。
纵横跋扈无尊卑,翻觉王臣眼中小。
回首令人忆中国,拔剑高歌倚天立。
碧鸡苍苍元气湿,梁王宫殿为荆棘。
鹧鸪朝鸣狐夜集,金满床头总何益。
不如一醉杏花村,濯足昆明看山色。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云南》描绘了云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文化氛围。诗的前四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城南双塔的峻峭与城北山脉的壮丽,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偏远。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战乱之后的感慨,厌倦了边疆的战鼓声,希望军队能展现出真正的英勇而非表面的炫耀。
诗人将目光投向军中的将领,以汉武帝自比,强调其威严和智勇,通过“七擒七纵”典故,展现其征服蛮夷的赫赫武功。然而,他也揭示了当地蛮夷文化的独特性,语言不通,行为粗犷,与中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云南现状的反思,碧鸡山的苍茫、梁王宫殿的荒凉,以及鹧鸪和狐的象征,都寓含着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之感。诗人最后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宁愿在杏花村畅饮,也不愿沉溺于权势带来的虚荣。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云南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关怀。
初来罗浮山,万变骇林壑。
更作招提游,佳处在中阁。
忽然天地间,一纵千里目。
未论云顶上,此景占仍独。
近闻泉涓涓,青眺山簇簇。
檐压乔松低,槛有馀霞落。
长风东南来,皓月襟袖薄。
境静僧幽閒,意远味淡泊。
抱琴归去来,禅榻寄一宿。
白云依古山,青霄起孤鹤。
江左多才士,君诗醉玉红。
几篇愁客恨,九畹任春空。
便欲倾家酿,谁知出谷风。
刘杨名一代,可惜义山穷。
西昆体方盛时,梨园伶人作一穷士。
云是李商隐,褴缕甚,云近日为人偷尽。
朝入一几纵,暮入一几横。
黄卷值昔人,欢与相逢迎。
孙子谢口语,阮生劳目睛。
登亦岂必喑,籍犹未能盲。
学非经世具,所贵自知明。
仁义有不然,失时悲战泓。
一生屐几量,况欲俟河清。
动与道弥远,静于理逾精。
君能问舍往,吾亦卖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