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杭汳隔风尘,四见南朝凤历新。
战士淮襄悲割土,残民河洛望颁春。
淹留岁月周家统,牢落乾坤夏正寅。
莫说当年郊祀地,吴山烟草更愁人。
一从杭汳隔风尘,四见南朝凤历新。
战士淮襄悲割土,残民河洛望颁春。
淹留岁月周家统,牢落乾坤夏正寅。
莫说当年郊祀地,吴山烟草更愁人。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作,名为《题氏上人所藏嘉定历》。诗中描绘了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首联“一从杭汳隔风尘,四见南朝凤历新”,以“杭汳”代指杭州,暗示诗人与杭州的深厚情缘,同时“风尘”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四见“南朝凤历新”则表达了对历史更迭的感慨,以及对新事物的期待。
颔联“战士淮襄悲割土,残民河洛望颁春”,通过“淮襄”和“河洛”这两个地理名词,描绘了战争中的痛苦与百姓的期盼。这里既有对战争残酷的哀叹,也有对和平的渴望。
颈联“淹留岁月周家统,牢落乾坤夏正寅”,“周家统”暗指周朝的统治,而“夏正寅”则是夏朝的纪年方式,这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历史长河的流转,同时也蕴含了对王朝兴衰的思考。
尾联“莫说当年郊祀地,吴山烟草更愁人”,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用“吴山烟草”这一意象,既是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这里的“愁人”不仅指向诗人自己,也包含了对所有历史见证者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脉络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丰富而复杂的人类故事。
四年不见罗文学,绿鬓朱颜宛如昨。
酒杯春满听啼莺,琴响夜寒弹别鹤。
鹤飞冥冥溯寥廓,仙人遣送长生药。
丹砂九转飞灵光,玉虹白日穿林壑。
岂无踪迹到城郭,词林近日传新作。
待月光分荷露圆,扫云晴带松花落。
高怀自是贮冰清,而我胡为困尘浊。
愁心千尺游丝悬,俯仰交情谁厚薄。
白发为儒世所轻,临池学书意萧索。
闻君近有山中约,狡兔何时当就缚。
珠帘不卷上银钩,独拥残釭坐小楼。
窗外蕉声阶下雨,听来点滴在心头。
绣弧悬在当门,石麟锦璨天徐郎手。
丹山曜彩,天间驰骏,驷闾增旧。
叔宝神清,终军年妙。名场推首。
羡朱缨玉珥,龙文虎脊,青云器,人能否。
满目烽横刁斗。眺中原、难眠清昼。
男儿事业,红旗黄纸,绝尘而走。
简点秋萤,读书弹剑,且停花酒。
愿时平一老,婆娑涧石,更为君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