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登胶山四首·其三》
《清明登胶山四首·其三》全文
清 / 安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莓苔称坐翠沾衣,对景无因问是非。

幽谷藏春樵径没,古碑封藓字痕稀。

人来绝顶双峰抱,云落平芜一鸟飞。

咫尺家山游兴熟,那堪佳节更相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登胶山所见的幽静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莓苔、古碑、双峰、云鸟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莓苔称坐翠沾衣”,以莓苔的生长反衬出环境的清新与静谧,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之中,衣物也被这自然之色所沾染。接着,“对景无因问是非”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不再为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幽谷藏春樵径没,古碑封藓字痕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春意与历史的痕迹。幽谷深处,春天的气息似乎被隐藏起来,连樵夫的小径都已消失不见;古老的碑文被青苔覆盖,字迹模糊难辨,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类文明的短暂与脆弱。

“人来绝顶双峰抱,云落平芜一鸟飞”则将视角转向山顶与平野,双峰环抱,仿佛是大自然的怀抱,而云彩降落,一只小鸟自由飞翔,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咫尺家山游兴熟,那堪佳节更相违”表达了诗人虽然近在咫尺就能回到家乡,却在清明佳节无法与家人团聚的遗憾之情。这一句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节日氛围下的思乡之情与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胶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和谐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亲情与节日团聚的渴望。

作者介绍

安道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踏莎行·萱草栏干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
悄无人语重帘卷。
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
日长暗记残香篆。
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0)

千秋岁·飞云骤雨

飞云骤雨。
草草成睽阻。
寸肠结尽千千缕。
别离谁是没,惟我于中苦。
最苦是,看奴未足抛奴去。
一句临岐语。
忍泪奴听取。
身可舍,情难负。
纵非瓶断绠,也是钗分股。
再见了,知他似得如今否。

(0)

踏莎行·柳暗重门

柳暗重门,花深小院。
盆池昨夜新荷卷。
银床斜倚小屏风,吴波澄淡春山远。
纨扇风轻,薰炉烟断。
日高睡起眉山浅。
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

(0)

踏莎行·衰柳残荷

衰柳残荷,长山远水。
扁舟荡漾烟波里。
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
红日初斜,西风渐起。
琵琶休洒青衫泪。
区区游宦亦何为,林泉早作归来计。

(0)

踏莎行·骂女嗔男

骂女嗔男,呼奴喝爪。
新来司户多心躁。
家中幸自好熙熙,眉儿皱著干烦恼。
饱喜饥嗔,多愁早老。
古人言语分明道。
剩须将息少孜煎,人生万事何时了。

(0)

南歌子·月到中秋夜

月到中秋夜,还胜别夜圆。
高河瑟瑟转金盘。
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寻常岂是不婵娟。
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