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致仕归舟过燕子矶留题刻石》
《致仕归舟过燕子矶留题刻石》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初飞锡杖出人间,前度游人今度閒。

中夏劝农曾过此,新秋窈窕题诗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在官场活跃,如今选择退休归隐的老者,乘舟路过燕子矶时,触景生情,留下题刻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首句“初飞锡杖出人间”,以“飞”字生动地描绘了老者卸下官职,离开尘嚣,如同僧侣手持锡杖,步入清静之境,象征着从世俗生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次句“前度游人今度閒”,通过对比“前度”与“今度”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转变。这里“閒”字不仅指老者当前的闲适生活状态,也暗含了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当下平静心境的珍惜。

第三句“中夏劝农曾过此”,点明了老者过去曾参与国家的农事劝导工作,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农业的重视。这一句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大事相连,展现了老者在为国为民服务中的角色与贡献。

最后一句“新秋窈窕题诗还”,描绘了老者在新秋时节,再次来到此处,留下了题诗的场景。这里的“窈窕”形容诗文的优美,表达了老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充满诗意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者从官场到归隐的人生转折,以及对自然、历史、责任和艺术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巴州薛刺史歌

日出而耕,日入而归。吏不到门,夜不掩扉。

有孩有童,愿以名垂。何以字之,薛孙薛儿。

(0)

葬书语·其二

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铄。安龙头,枕龙耳。

不三年,万乘至。

(0)

大明寺壁语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傍。

二人相连,不欠一边。

三梁四柱烈火然,除却双勾两日全。

(0)

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福顺乐

上天垂景贶,哲后举鸾觞。

明德今方祚,邦家万世昌。

(0)

相和歌辞·其二关山曲

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

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

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

(0)

子从军

男作乡中丁,女作乡男妇。

南村与北里,日日见父母。

岂似从军儿,一去便白首。

何当铸剑戟,尽得丁男力。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