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恢儒成治功,独与三代同高风。
当时经术传家者,大小夏侯名誉崇。
邺都雄图方鼎峙,英俊乘时尽风靡。
坐使当途基业成,才如伏波能有几。
公家先世不乏人,诗书韬略传清芬。
文取贤科武分阃,爽气英姿今尚存。
前人清白今人继,方得家声终不坠。
脩身大要在养心,公以自名深有意。
世人但知纵多欲,盈壑填溪不知足。
尽取豪华供目前,几人更戒前车覆。
如公此意具真识,不似世人长荆棘。
寸田尽著子孙耕,会见庆馀由善积。
汉家恢儒成治功,独与三代同高风。
当时经术传家者,大小夏侯名誉崇。
邺都雄图方鼎峙,英俊乘时尽风靡。
坐使当途基业成,才如伏波能有几。
公家先世不乏人,诗书韬略传清芬。
文取贤科武分阃,爽气英姿今尚存。
前人清白今人继,方得家声终不坠。
脩身大要在养心,公以自名深有意。
世人但知纵多欲,盈壑填溪不知足。
尽取豪华供目前,几人更戒前车覆。
如公此意具真识,不似世人长荆棘。
寸田尽著子孙耕,会见庆馀由善积。
这首诗《赠夏侯子美养心居士》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通过对夏侯子美的赞美,展现了对儒家修身养性、勤俭持家理念的推崇。
诗中首先赞扬了夏侯家族在汉代的显赫地位和对儒家学说的传承,特别是夏侯氏的学术成就,与三代并列,体现了家族的崇高荣誉。接着,诗人描绘了夏侯家族在邺都时期的辉煌,以及英杰们因时而动,纷纷效仿的景象。然而,诗人也指出,尽管家族基业稳固,但真正能够像伏波将军那样才华横溢的人却寥寥无几。
进一步,诗人提到夏侯家族的先辈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军事谋略上也有卓越表现,其清廉之风至今仍存。诗人强调,家族的名声得以延续,关键在于后人能够继承先人的清白之德,不坠家声。
诗的最后,诗人着重赞颂了夏侯子美“养心居士”的称号,认为他深刻理解修身养性的真谛,与那些只知道放纵欲望、不知满足的世人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认为,只有像夏侯子美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寸田尽著子孙耕”的道理,通过积累善行,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侯子美的赞美,表达了对儒家传统美德的敬仰,强调了修身养性、勤俭持家的重要性,以及家族荣誉的传承与延续。
寂寥门巷每相过,亲近贤人所得多。
今日九重天上去,濉阳孤客奈愁何。
通籍三公后,监州五岭深。
欲知明主意,将慰远人心。
岁计多藏药,舟行不废琴。
归书清白最,宁问橐中金。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
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贤大夫,坐堂恩信敷。
春风为君来,绿波满平湖。
乘兴访隐沦,今逢贺老无。
文藻凌云处,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仙舟,离樽少留驻。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
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
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
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
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
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