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
《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因归话茯苓,久著桐君籍。

成形得人物,具体存标格。

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

外凝石棱紫,内蕴琼腴白。

千载忽旦暮,一朝成琥珀。

既莹毫芒分,不与蚊蚋隔。

拾芥曾未难,为器期增饰。

至珍行处稀,美价定多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ǐnjiànguīhuáchǎnlíngruòrénxíngzhězèngxíng
sòng / méiyáochén

yīnguīhuàlíngjiǔzhùtóngjūn

chéngxíngréncúnbiāo

shényuèchùcuìhánsōnghuàgāo

wàiníngshíléngnèiyùnqióngbái

qiānzǎidàncháochéng

yíngháomángfēnwénruì

shíjiècéngwèinánwèizēngshì

zhìzhēnxíngchùměijiàdìngduō

翻译
因为归乡而谈论茯苓,长久以来它被记录在桐君的典籍中。
茯苓形成独特的形状,如同人或物,具备鲜明的特征和标准。
神山蕴藏精华,寒冷的松树化为滋养的液体。
外表坚硬如石棱般紫色,内部则蕴含着洁白如玉的精华。
经历了千年的时光,忽然间转变成琥珀。
它的光芒细致分明,连微小的蚊蚋也无法阻挡。
即使是轻如拾芥之事也不再困难,期待它制成的器具能增添华美。
如此珍贵的物品,使用时并不多见,价值自然更高昂。
注释
茯苓:一种药用菌类。
桐君籍:古代医学典籍,以桐君命名。
人物:这里指茯苓的形状独特。
标格:特征和标准。
神岳:神话中的高山,象征精华所在。
膏液:比喻滋养的液体。
琼腴:美玉般的精华。
琥珀:树脂化石,这里指茯苓的转变。
毫芒:细微的光芒。
蚊蚋:小型昆虫。
拾芥:形容轻而易举。
增饰:增加美观。
至珍:极珍贵的物品。
多益:价值增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诗人通过描述茯苓的形态特点,如其似人形,被赋予了灵性和品质,象征着尹子的品格。茯苓生长于神岳之间,蕴含着精华和和谐,外表坚硬如紫色石棱,内部则洁白如玉,经过岁月沉淀,最终成为珍贵的琥珀。诗人赞美茯苓虽微小却光芒四射,不与蚊蚋同流,即使是寻常之物,一旦精心制作,也能增添价值。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对尹子的祝福和对其才华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对茯苓这种药材的珍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送宋显夫宪佥分题得邵伯埭

谢公千载后,陈迹在淮壖。

遗爱传终古,嘉名配昔贤。

藕花方烂漫,使节莫留连。

移取甘棠树,分栽郢水边。

(0)

送胡允文绍兴录事

斯文千载后,一发渺存亡。

尚喜衣冠旧,能传翰墨香。

春秋严助对,富贵买臣乡。

莫厌官曹剧,诸生在雁行。

(0)

春日郊行杂兴三首·其一

忽忽时频异,垂垂花正繁。

登临聊极目,出处可忘言。

风急江光乱,春浓野色昏。

旧游嗟契阔,览物思空存。

(0)

游宝陀寺

十年望沧海,临流不能度。

苍茫岁华晚,邂逅舟楫具。

拂衣乘天风,挂席随烟雾。

且从蛟门发,暝投翁洲住。

前瞻积水深,岛屿青无数。

梅岑特孤绝,遥见日出处。

寄身人境外,矫首禅关路。

粲粲金砂石,离离白花树。

高期惬幽抱,历览增遐慕。

俯伏苔磴间,庶与真灵遇。

二边非可取,三观何时悟。

㗳然坐忘言,目送寒潮去。

(0)

和方韶父先生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其七

寒华衰复荣,东篱几残阳。

蟠桃亦何好,千年期一尝。

(0)

宛在亭怀王中丞·其二

莫唱骊歌傍碧浔,肴言何处忆知音?

那能载去颠毛否,莫古湖光识苦心。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