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高塘王君勿轩》
《赠高塘王君勿轩》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昔闻仁道大,孔圣多罕言。

陋巷如愚子,请问始得门。

四勿启其目,兹义嗟何存。

人多耳目役,言动易谬烦。

运物在执枢,扬波先澄源。

或戒己离次,所恶肆与昏。

护疾不自疗,终当丧其元。

王君凛庭训,惧忝顾复恩。

仁者故乐山,践石伤心魂。

山堂榜嘉名,朝夕事讨论。

五十弥有慕,布褐忘寒暄。

恒恐贻谋善,传绪违诸孙。

伊余何为者,卅年谈心原。

时过业不就,摄气气屡奔。

令子奚所取,误以礼貌尊。

养志思承考,质难广譬援。

户牖铭顾諟,冀将奉清温。

反己重惭讷,成美讵可谖。

报章为君寿,且以永兹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写给高塘王君的一首赠诗,名为《赠高塘王君勿轩》。诗中表达了对仁道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对王君庭训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诗的开头提到孔子的教诲,强调了仁道的伟大,但孔子却很少直接谈论它。这暗示了仁道的深奥和不易理解。接着,诗人通过“陋巷如愚子”表达了自己的谦卑态度,表示愿意像孔子在陋巷中的学生一样,虚心求学,找到进入仁道之门的方法。

“四勿启其目,兹义嗟何存”则表达了对仁道的理解需要深入内心,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诗人认为,人们往往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导致言行失当。他强调了把握事物本质的重要性,比如控制事物的关键在于掌握其枢机,引导水流需先澄清源头。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或戒己离次,所恶肆与昏”提醒人们要警惕自己的行为,避免陷入错误。他指出,保护疾病而不自我治疗,最终会导致丧失根本。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警示,也是对社会道德的呼吁。

王君受到庭训的熏陶,诗人对其表示敬意,并称其为“仁者”。王君的教导使山堂(可能指王君的居所)成为了一个学习和讨论仁道的场所。诗人提到自己虽已年届五十,仍对仁道充满向往,即使穿着粗布衣裳也忘记了寒暑之别。

诗人担心自己可能无法传承王君的教诲,害怕违背子孙的期望。他自省不足,感到惭愧,但决心努力完善自己,以不负王君的期望。最后,诗人希望以这首诗作为对王君的祝福,同时也希望能得到王君的指导和温暖。

整首诗体现了对仁道的深刻思考和对师长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自我反省和追求进步的决心。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明仲和章至谓不宜独以险韵相困因索再和一首

几宿春山共陆郎,飞飞轻盖指河梁。

青云旧路通仙掖,草色新年发建章。

身外虚名将底用,愁来一日即为长。

檐前春色应须惜,昨夜新裁白翠裳。

(0)

仲夏周约斋大参顾慧岩少参见访南屏山中薄晚雨霁掉舟西湖二首·其一

听雨来松阁,尘清隔市寰。

湖虚云尽入,天远意俱閒。

淹倒复渔艇,盘桓怜晚山。

相看成一笑,醉和棹歌还。

(0)

归田乐·其一

不叹塞翁失马,已拚学士焚鱼。

数椽趺坐闭户,一榻清香读书。

(0)

乌岭

秋风黄叶落纷纷,主屹山高半没云。

二十四桥呜咽水,一年三度客中闻。

(0)

春日杂忆

高楼银烛夜欢残,一曲琵琶月下弹。

拍遍弦声人莫会,自将红袖障春寒。

(0)

江南

雪边画阁几时春,遥映江南柳色新。

立马长干愁不折,无因寄与望中人。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