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其一》
《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其一》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说梅津漱不濡唇,秧稻堪惊陌上人。

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

(0)
翻译
梅津的水洗嘴也不湿唇,稻田中的景象足以让路上的人惊讶。
昨夜天公轻轻一挥手,百万百姓的脸上都焕发出春天的气息。
注释
梅津:古代地名,可能指有清澈泉水的地方。
漱:用水清洗口腔。
濡:湿润。
陌上人:路上的行人,乡村田野间的人。
天公: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说法,比喻掌管天气的神。
苍生:泛指百姓,普通民众。
面生春:形容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在乙丑年春天遭遇严重旱情,直到四月十六日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的情景。首句"说梅津漱不濡唇"形象地写出干旱之严重,连梅津(古代传说中的甘泉)也无法滋润干涸的嘴唇,暗示了田间稻苗急需雨水。次句"秧稻堪惊陌上人"进一步强调旱情对农事的影响,农民看到稻田里的秧苗因缺水而显得脆弱,心中忧虑。

然而,最后一句"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则转而表达了希望和喜悦,"天公一翻手"象征着上天终于降下甘霖,"苍生百万面生春"则寓意这场雨如春风般给百万民众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旱情的严峻和雨后的生机,展现了诗人对于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东洲秋夜

寻诗随步出前楹,寂寞空斋欲二更。

皎皎袭人寒月色,潇潇似雨暮秋声。

西风落木愁偏起,永夜鸣虫感易生。

小住庄庐动归思,双峰咫尺梦难成。

(0)

登瓜洲彤云阁追忆王汉标先生

窗俯大江流,西津入槛流。

山光来蒜岭,树色入瓜洲。

百战人何在,千年阁尚留。

临风怀子晋,应跨鹤来游。

(0)

东林折梅送周大尊归里

与子同枯槁,花时共入林。

一枝聊折赠,相视意何深。

去住本无著,繁华岂有心。

故园春信近,行矣莫沉吟。

(0)

寄怀湘雯申江·其一

乍别梅花阁,长吟折柳条。

衰时多梗道,客思逼中宵。

芦荻秋翻雪,鱼龙夜吼潮。

有怀吟絮侣,星旦赋招摇。

(0)

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雪花吹不住。

念子去不归,徘徊顿中路。

梦里见君还,恍惚携君手。

哀乐难具陈,但言别离久。

喔喔晨鸡鸣,日出当窗牖。

(0)

出都留别往还

凄然诸子赋临歧,折尽秋亭杨柳枝。

此日觚棱犹在眼,今生犬马竟无期。

白云迢递心先往,黄鹄飞骞世岂知。

兰佩荷衣好将息,思量正是负恩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