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斗帐近承欢,宝枕携来号六安。
细雨和风自然暖,不知帘外有春寒。
玉华斗帐近承欢,宝枕携来号六安。
细雨和风自然暖,不知帘外有春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寝宫中的悠闲时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宁静。首句“玉华斗帐近承欢”,以“玉华”形容斗帐的华美,暗示了女子所处环境的高贵,同时“近承欢”三字则透露出她享受着君王的宠爱,营造了一种温馨而亲密的氛围。
接着,“宝枕携来号六安”,进一步描绘了寝具的精致与珍贵,一个“携”字,仿佛让人看到了女子精心挑选并带来此地的宝枕,不仅体现了她的品味,也暗示了她对这份情感的珍视。“六安”一词,既指代了枕头的产地或品质,也暗含了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
“细雨和风自然暖”,一句中,“细雨和风”描绘了室外的天气,轻柔的雨滴与和煦的微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气候,同时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自然暖”则表达了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得到了温暖的呵护,进一步强化了诗歌中温馨、舒适的情感基调。
最后一句“不知帘外有春寒”,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室内的温暖与室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女子可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太在意,或是被室内的舒适氛围所吸引,从而忽略了外界的季节变化。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流露出一种深居简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当前幸福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女子的娇贵,更深层次地传达了对美好情感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世间异物难理揣,松不在山转在海。
轮囷蟠屈势夭斜,龙宫夜夜腾光彩。
想当日月浴波涛,万汇沈浸醲如膏。
冯夷手种天吴植,染将青鬣成红毛。
奇材不肯自埋没,风来突与潮争高。
潮退渔人恣竞折,七尺珊瑚硬拗捩。
夷官持赠种瓮盆,淋漓犹滴蛟螭血。
初时腥气扑人衣,日久亭亭渐修洁。
携归中土耀殊产,芸窗日夕芝兰焚。
虽无南粤千金橐,且载东溟一片云。
祖张父卫繁文兴,辨疑晦叔前明称。
马公书出蒙难际,大节岂与时争能。
逆藩烽火连西粤,公昔乘危实仓卒。
任寄岩疆仅四年,兵围台署当三月。
引刀绝食羁囚,降表誓不签名投。
此人倔强贼语信,击笏大字题于楼。
??点?源流讨,一寸毛锥泄忧抱。
瘴雾迷漫土窖深,想同血流淋漓草。
太息我生真有命,帙分十二毫锋劲。
公书不见见公诗,整襟雒诵还生敬。
天之所佑妖孽歼,敕祠予葬皇恩兼。
盲风怪雨广福寺,迎归敝簏精灵潜。
君不见鲁公忠烈垂不朽,笔如修椽字如斗。
圣哲余能语岂诬,酹公敢用张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