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山似黛,纵目豁幽情。
天半云犹渍,峰坳翠已清。
裁诗劳想像,读画倍分明。
还拟延朝爽,飘然襟袖轻。
雨余山似黛,纵目豁幽情。
天半云犹渍,峰坳翠已清。
裁诗劳想像,读画倍分明。
还拟延朝爽,飘然襟袖轻。
这首清代杨灏的《雨后望西山》描绘了雨后山景的清新与宁静。首句"雨余山似黛",以黛色比喻雨后山峦的青翠,形象生动,展现了山色在雨水滋润后的深沉之美。"纵目豁幽情"则表达了诗人开阔视野后内心的舒畅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颔联"天半云犹渍,峰坳翠已清"进一步描绘云雾缭绕在半山腰,而山峰低洼处的翠绿更加清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意境。"裁诗劳想像",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激发了创作灵感,试图用诗句捕捉这难以言表的画面,显示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尾联"读画倍分明,还拟延朝爽",诗人仿佛在阅读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卷,感叹画面的清晰,同时期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希望这份清爽的心情能延续下去。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论石如论玉,贵德不贵名。
形似偶尔同,未妨聊置评。
呜呼禹甸破,土贡久莫并。
问公安取此,万里随南征。
向来四方游,束书与俱擎。
愧彼钱马癖,寄我山林盟。
风流蕲州守,夙有能诗声。
见之谥以芝,用意真不轻。
谓公许器质,一再临专城。
宜为斋房秀,作瑞于圣明。
未应如商山,寂寞身中清。
须公力勉旃,石亦当与荣。
念我匪能赋,徵索见公情。
又惟此必诗,落笔空汗生。
传闻南池上,有石来自英。
我虽未识面,想像犹弟兄。
连朝南浦亭,系此一叶舟。
未去已欲动,既行奚复留。
篙撑尚依岸,风至忽打头。
中宵渺无际,清晓浩莫收。
行止固有定,淹速宁与谋。
我友邈难见,西山澹凝秋。
先君昔作濡须令,闾里所知清德高。
末路我今惭世业,一门君乃冠辰髦。
长公已有朝阳誉,夫子宁淹独冷曹。
颇念相从问畴昔,不堪岁月去滔滔。
忆在宜春日,曾看三径图。
腥膻尚京洛,羁旅久江湖。
岂曰有安宅,绝然忘故都。
人琴怅俱已,松菊孰充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