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二十六》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二十六》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伯玉文章一世雄,买碑人去更无踪。

欲寻水馆风亭处,只在西门折柳东。

(0)
翻译
伯玉的文章如同一代豪杰
购买他碑文的人已经消失无踪
注释
伯玉:指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有《悼亡诗》等传世。
文章:指潘岳的文章才华。
一世雄:形容潘岳文章影响力极大。
买碑人:指购买潘岳作品或碑文的人。
无踪:消失不见,踪迹全无。
水馆风亭: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可能指潘岳故居或其作品中提及的场所。
西门:方位,这里可能指潘岳居所的西门。
折柳:古代习俗,折柳送别,此处可能象征对潘岳的怀念。
东:东边,方向。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古都金陵风光的诗句,充满了对过去繁华与现今荒凉的对比和怀旧之情。伯玉,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书法家或文学家,其文章在当时享有盛名,但现在却难觅踪迹。

"买碑人去更无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文化遗产的怀念与寻找。古代文人雅士常喜欢购买历代碑帖以资鉴赏和学习,而“买碑人”指的可能是那些收藏者或书法爱好者,但现在这些人都已不在,仿佛连他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也随风而逝。

"欲寻水馆风亭处,只在西门折柳东"则描绘了诗人对于古代园林美景的向往之情。水馆和风亭都是江南园林中的常见景观,充满了文人的雅致与宁静。但是现在,这些地方已经不复存在,诗人只能在西门处折柳以寄托自己的怀旧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往与现今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永遇乐

养水养精,养神养血,先须养气。

日月阴阳,六爻八卦,细看参同契。

虚躯虚宝,千言万语,不过坎离两字。

向昆仑顶上,返本还元,要明终始。

一身虽小,如同天地。八万四千余里。

玄牝之门,千生万化,都在冲和内此。

真真外,别无真谛。方信道一而已。

异时见钟吕,如有未明,请师指示。

(0)

蕲春李丈解后游江上园劝游人不可折花木禁渔弋者不捕禽鱼酒边谈论可听乃中洲先生之后叶水心尝与往来

坐断此江干,池亭百亩宽。

禽鱼全性命,花竹报平安。

有道行其志,非时做甚官。

丰神更閒雅,野服竹皮冠。

(0)

春日田园杂兴三首·其三

野花村酝赏清明,挑菜踏青鱼队行。

禊水戏浮觞白羽,厨烟不禁饭黄精。

田功宜早秧勤插,桑价方高茧告成。

莫道犁锄忘学问,读书声间织机声。

(0)

眼儿媚.绿笺

碧筒新展绿蕉芽。黄露洒榴花。

蘸烟染就,和云卷起,秋水人家。

只因一朵芙蓉月,生怕黛帘遮。

燕衔不去,雁飞不到,愁满天涯。

(0)

安静堂书事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

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

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0)

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

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

生来已占妙香国,开处全烘直指衣。

揽照尽从乌帽重,放歌须遣羽觞飞。

前驺不用传呼宠,待与游人一路归。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