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兵已报破安庄,蠢尔交夷敢跳梁。
飞将忽腾天上阵,长缨终击日南王。
令传玉帐惊鱼鸟,月照辕门缚犬羊。
好向武陵求笛谱,伏波遗迹未全荒。
黔兵已报破安庄,蠢尔交夷敢跳梁。
飞将忽腾天上阵,长缨终击日南王。
令传玉帐惊鱼鸟,月照辕门缚犬羊。
好向武陵求笛谱,伏波遗迹未全荒。
这首诗《调兵》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其笔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战争的紧张与激烈。
首联“黔兵已报破安庄,蠢尔交夷敢跳梁。”开篇即描绘出敌军的胆大妄为与我军的英勇反击。黔兵捷报传来,表明了对敌军的有力打击;“蠢尔交夷”则形象地讽刺了敌人的愚蠢和胆小,敢于挑战的勇气却显得格外可笑。
颔联“飞将忽腾天上阵,长缨终击日南王。”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的英雄气概。飞将如同天降神兵,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长缨象征着对敌军首领的最终擒获,预示着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
颈联“令传玉帐惊鱼鸟,月照辕门缚犬羊。”描述了战事的紧张与胜利的喜悦。玉帐中传出的命令让鱼鸟都为之震惊,可见指挥官的英明与决断力;月光下的辕门见证了敌军的溃败,俘虏的场面,充满了胜利的气氛。
尾联“好向武陵求笛谱,伏波遗迹未全荒。”以武陵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向往。希望能在武陵找到笛谱,寓意着传承古代英雄的精神与智慧;同时也暗示了战场上的辉煌并未完全消逝,英雄的足迹仍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明代军队的英勇与智慧,以及对胜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敬仰,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西岐圣人邦,治化隆终古。
粤自汉唐来,功利杂尊俎。
今兹礼乐备,文明会当午。
未免征战馀,习俗尚黩武。
青袍少业儒,铁衣多擒虏。
岂知陕右地,原为理学薮。
读书不讲道,忠信便无主。
笥中岁赐金,买得百弓土。
筑屋跨山河,聊以蔽风雨。
矜式祀二贤,诸生聚三辅。
学为圣人徒,方圆就规矩。
何人非颜曾,何乡非邹鲁。
殊途而同归,狂狷各有取。
勿谓岐阳遥,流风动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