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二十九》
《诗·其二十九》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

(0)
注释
无去无来:指没有来去的动作或状态,形容恒常不变。
本湛然:本质清澈宁静,形容心境或事物的纯净状态。
不居内外及中间:不在内部、外部或任何两者之间存在,超越空间限制。
一颗水精:比喻为一颗水晶,象征纯洁无暇。
绝瑕翳:完全没有瑕疵或遮蔽,形容完美无缺。
光明透满:光辉充分穿透,四处弥漫。
出人天:超出人间与天界的界限,意指超凡脱俗。
翻译
本来无来无去,本质清澈如斯,不处于内外或任何中间地带。
犹如完美无瑕的水晶球,晶莹剔透,光辉照亮人间至天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体现了禅宗对空性的理解和追求。诗中的“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逻辑与空间概念的境界,没有时间上的流动,也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这是禅学中常讨论的“真如”或“实相”的状态,指的是万物的本质和真理,是超然于一切对立面的绝对真实。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则形象地描绘了一颗没有任何污点的晶莹珠宝,象征着心灵的清净和智慧的光芒。这里,“水精”指的是晶莹剔透如同水一般纯净的宝石,而“瑕翳”则是瑕疵、污点的意思。“光明透满出人天”表达了这种清净之心所发出的智慧光芒,照亮了尘世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达到精神至高无上的境地。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梅轩为张五秀才赋

温塘溪水清涟涟,数椽旧筑温塘边。

罗浮仙子尚清适,月中飞佩来翩翩。

东阁诗呈久已矣,西湖少微今不起。

神交独有温塘君,冰雪襟期许同美。

东风一朝天际来,翠禽梦断春徘徊。

须臾万玉有凋落,骊珠千颗光胚胎。

黄鸟阴中春万顷,一枝缥缈悬清影。

倾筐有恨不须歌,从此调羹入商鼎。

(0)

阅周溪图赠刘肃庵主·其五

水北源南秋更多,满川明月濯缨歌。

长安要结溪山好,去剪苍藤缚钓蓑。

(0)

读秫坡集四首·其二

直上辽阳访管宁,至今此语耸人听。

当时英迈知何似,肯向泥涂险处行。

(0)

送王先生还金鳌分得水字

有客过我门,话别归田里。

执袂情转深,似彼双浮水。

水流无尽期,我心亦如此。

目断楚天遥,日暮寒云起。

(0)

梅花百咏·其九

天工剪雪作花神,案上枝头雅态真。

六出省裁成五出,古人题品到今人。

黄须酿作蜂腰蜡,素质难沾马足尘。

定有香魂游禁苑,因风点作寿阳春。

(0)

送彭参议父归崇明诗二首·其二

青衫乌帽鬓如霜,人是金闺老夕郎。

行李远来因念子,归心难系为思乡。

雪晴江岸梅初放,岁晚河桥酒正香。

祖帐莫辞同一醉,明朝云树杳相望。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