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四》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逢人九顿首,遇事三折肱。

虽知少为狂,正复老可憎。

吾今有储粟,吾昔有短檠。

鲁论训何如,周易读未曾。

言归又言归,儿女唤不应。

(0)
注释
逢人:遇到人。
九顿首:深深鞠躬九次。
遇事:处理事情。
三折肱:经历曲折。
少为狂:年轻时的狂妄。
老可憎:年老惹人厌烦。
储粟:存有粮食。
短檠:简陋的书桌。
鲁论:《鲁论》(儒家经典之一)。
周易:《周易》(古代占卜学经典)。
未曾:从未。
言归:说着说着。
儿女:孩子们。
唤不应:被呼唤不应。
翻译
遇到人就深深鞠躬九次,处理事情时常经历曲折。
虽然年轻时有些狂妄,但随着年老更显得惹人厌烦。
如今我存有粮食,过去也曾有简陋的书桌陪伴。
《鲁论》的教诲怎么样,周易却从未完整研读过。
说着说着又要回家,却被孩子们的呼唤打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自我反思。首句“逢人九顿首”描绘了对朋友的深厚敬意,次句“遇事三折肱”则暗示了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诗人感慨自己年轻时的狂放不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觉得老去的自己有些惹人厌烦。

诗中提到“吾今有储粟”表达对生活的准备和对友人的关怀,而“吾昔有短檠”则回忆起过去的勤奋学习,但遗憾的是“鲁论训何如,周易读未曾”,表明他对儒家经典研读尚有不足。最后两句“言归又言归,儿女唤不应”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眷恋,以及对即将离别的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阶段的感慨,体现了陈傅良深沉的人生智慧和对学问的谦逊态度。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赠单翁·其四

陈村果木多龙眼,一一花头饱露华。

翁欲酒香还有法,春时兼与荔支花。

(0)

香溪曲·其三

罗浮自是一香山,香使山人不得閒。

一棹香溪贩香去,香如尘土满人间。

(0)

阅汪文冶始信峰草堂纪略率题六绝·其一

占得黄山始信峰,弟兄身亦一奇松。

一松复似寒江子,峰顶盘旋作扰龙。

(0)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其二

雨雪官街夜市寒,六朝灯火未曾残。

城南步马还城北,廿四航边次第看。

(0)

秣陵春望有作·其四

松竹阴寒欲雨天,南朝古寺暮钟连。

山僧不记谁家腊,依旧楼台甲子年。

(0)

秋日庐山作寄缪天自

一啸霜林叶尽飞,白云终古独无依。

山中五老长相待,何事秋深尚不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