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曹嘉诗》
《答曹嘉诗》全文
魏晋 / 石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昔常接羽仪,俱游青云中。

敦道训胄子,儒化涣以融。

同声无异响,故使恩爱隆。

岂惟敦初好,款分在令终。

孔不陋九夷,老氏适西戎。

逍遥沧海隅,可以保王躬。

世事非所务,周公不足梦。

玄寂令神王,是以守至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áojiāshī
wèijìn / shíchóng

chángjiē

yóuqīngyúnzhōng

dūndàoxùnzhòu

huàhuànróng

tóngshēngxiǎng

使shǐēnàilóng

wéidūnchūhǎo

kuǎnfēnzàilìngzhōng

kǒnglòujiǔ

lǎoshìshì西róng

xiāoyáocānghǎi

bǎowánggōng

shìshìfēisuǒ

zhōugōngmèng

xuánlìngshénwáng

shìshǒuzhìchōng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开篇“昔常接羽仪,俱游青云中”两句,通过仙境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紧接着,“敦道训胄子,儒化涣以融”则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内化,以及这种文化修养在个人品德上的熏陶作用。

“同声无异响,故使恩爱隆”一句,通过音乐的比喻,强调了和谐、无争的重要性,这种和谐是建立在共同理念基础之上,因此能够产生深厚的情感。接着,“岂惟敦初好,款分在令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关系的珍视,以及希望它能持续到最后。

“孔不陋九夷,老氏适西戎”一句,通过引用儒家和道家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而“逍遥沧海隅,可以保王躬”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自我认同,以及这种精神状态能够带来保护和守护。

最后,“世事非所务,周公不足梦。玄寂令神王,是以守至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通过内在修养达到精神上的自我实现和守护。这一系列的表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个人精神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石崇

石崇
朝代:魏晋   字:季伦   籍贯: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   生辰:249年—300年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大司马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官员、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早年历任修武县令、城阳太守、散骑侍郎、黄门郎等职,吴国灭亡后获封安阳乡侯。后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南蛮校尉、鹰扬将军,在任上劫掠往来富商,因而致富。其后任徐州刺史、卫尉等职,贾后专权时,石崇阿附外戚贾谧。
猜你喜欢

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为韵十首·其七

居士解种竹,竿脩且新绿。

莫把伶伦看,截作凤皇曲。

(0)

即事·其二

节年炎眚易,隔岁未湔除。

孝妇宁无冢,邹阳漫上书。

所伤吟猛虎,何及泣枯鱼。

纵拟炎蒸到,犹听破蛰馀。

(0)

北望台

台端夹双柳,冉冉为成阴。

佳月能无碍,閒轩时独临。

冠裳明主意,枹鼓故园心。

俛仰堪天地,谁知此夜深。

(0)

怀仙志

胜览何如此,临高一怆神。

谁知台下雨,故是梦中人。

赋色今犹丽,游踪久已尘。

楚宫亦烟灭,虚忆细腰春。

(0)

杪春同唐金颖寅丈省耕郊外同憩清源洞小酌赋此·其三

九十春邀一日閒,与君聊此共跻扳。

层城睥睨多临海,村落萧条但向山。

醉墨客书苍壁上,采茶人笑白云閒。

清商爱听泉声聒,月上丛林未拟还。

(0)

西施泛五湖图

扁舟泛泛欲何之,一似鸳鸯逗浦迟。

为问五湖烟月色,得如台上宴王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