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今日正寒食,收拾宾槃宜再三。
落笔唱酬宜不倦,把花醒醉亦何惭。
客来常满眼无白,人道半痴心所甘。
幸是禁烟芳节在,接䍦倒载定能堪。
良辰今日正寒食,收拾宾槃宜再三。
落笔唱酬宜不倦,把花醒醉亦何惭。
客来常满眼无白,人道半痴心所甘。
幸是禁烟芳节在,接䍦倒载定能堪。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温馨场景与诗人对节日的深情体验。首句“良辰今日正寒食”,点明了时间背景,寒食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的是节日的美好氛围。
“收拾宾槃宜再三”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节日准备的重视,通过反复整理食物,体现出对宾客的尊重与热情款待的态度。接着,“落笔唱酬宜不倦”强调了寒食节期间文人雅士之间的诗酒唱和,体现了节日的文化交流与艺术氛围。
“把花醒醉亦何惭”则表达了诗人对节日中饮酒赏花行为的豁达态度,认为无论是清醒还是微醺,都能享受节日的乐趣,没有丝毫的愧疚或遗憾。这反映了寒食节中人们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精神风貌。
“客来常满眼无白”描述了寒食节期间客人络绎不绝的场景,主人总是热情满满,没有一丝怠慢,体现了节日中的人情味与和谐氛围。“人道半痴心所甘”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略带几分天真烂漫的生活态度的欣赏与认同,认为这样的生活状态虽有几分“痴”,但却是他心甘情愿追求的。
最后,“幸是禁烟芳节在,接䍦倒载定能堪”表达了诗人对寒食节这一传统习俗的珍惜与喜爱,即使在禁烟的时节,也能通过接䍦(一种游戏)等其他方式享受节日的乐趣,展现出寒食节丰富的民俗活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温馨场景与诗人对节日的独特感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珍视,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精神面貌。
不尽凄凉,那一片、太原焦土。
曾眼见、疆臣完节,藩臣囚虏。
远别山河汾水雁,空谈风月王家麈。
问人间、何地是桃源,归来赋。鼙鼓急,淋铃雨。
禅让诏,民权主。望燕云深处,觚棱如故。
落日宫门鸦乱噪,将军第宅酣歌舞。
愿从今、莫再动兵戈,苍生苦。
都呼朋引类,独伊人,情深尚坚牢。
似霜高木落,观撑一柱,山峙单椒。
想见灵岩钟乳,滴久宛垂条。
障碍有时去,去更无聊。
未吃红绫饼馅,笑残牙老口,难肆贪饕。
效龙须拔去,逊太真豪。
将无如、东山赌墅,罢残棋、屐折触嶕峣。
莫学彼、衰年作戏,孺子牛嘲。
江水东来,正艾绿、榴红时节。
拴一幅、蒲帆安稳,津头鼓发。
五日龙舟瓜步水,二分蛾样扬州月。
苦奔波、六十又三年,从谁说。棠棣树,中年折。
糟糠偶,老年绝。有多少黄粱待煮,梦魂仍热。
鸿雁一行呜咽雨,鳏鱼两鬓鬅鬙雪。
为何人、挥洒向平芜,盈腔血。
泪溅离筵酒。正西风萧萧易水,量愁计斗。
敢向身躯悲肮脏,甘作风尘下走。
不如意事多八九。
世态烟雪多变幻,看白衣转眼成苍狗。
休眷恋,莫回首。燕台几辈同心友。
问当年归吴张翰,会心远否。
惟有莼羹鲈脍美,对著秋风厮守。
休浪说匣中龙吼。
莫把难平悲缺陷,论补天,谁是娲皇手。
师旷达,漆园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