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其三十一》
《满江红·其三十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嫌杀双轮,驾行客、之燕适粤。

也不喜、船儿无赖,载他江浙。

荡子不归鸳被冷,昭君远嫁毡车发。

叹子规、闲管昔人愁,啼成血。渭城柳,争攀折。

关山月,空圆缺。有琵琶改语,锦书难说。

若要人生长美满,除非世上无离别。

算古今、此恨似连环,何时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满江红》之三十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离别的无尽哀伤。

开篇“嫌杀双轮,驾行客、之燕适粤”中,“双轮”指的是车轮,诗人嫌弃那种迅速离去的生活,而自己却不得不前往遥远的地方。这里通过对车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也不喜、船儿无赖,载他江浙”则是说诗人并不喜欢那种没有依靠的船只,它只能在江河湖海间漂泊,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荡子不归鸳被冷,昭君远嫁毡车发”通过古代传说中的荡子(即后来成为仙子的王子)和昭君(苏武的妻子,被迫远嫁匈奴)的故事,暗示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孤独感。这里的“鸳被冷”指的是水鸟在寒冷的河流中孤独地栖息,而“毡车发”则是昭君远嫁时所乘坐的车辆,这些都是对离别之痛的隐喻。

诗人随后叹息道:“叹子规、闲管昔人愁,啼成血。”这里“子规”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昔人愁”则是指过去的人们所承受的哀伤。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上那些离别悲剧的深切同情和理解。

在最后几句中,“渭城柳,争攀折。关山月,空圆缺。”“渭城柳”指的是古代渭城附近的垂柳,而“争攀折”则是说人们为了纪念而摘取这些垂柳。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去的无奈。而“关山月,空圆缺”中的“关山月”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刻或场合,而“空圆缺”则是说尽管月亮本应圆满,但现实中却常有缺憾,这也是诗人对世间万物都难以完美的感慨。

最后,“有琵琶改语,锦书难说。若要人生长美满,除非世上无离别。”这里“有琵琶改语”可能是指音乐或文学作品中的变换和创作,而“锦书难说”则是说那些用锦绣装订的书籍中所记录的故事难以诉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世间离别无法避免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传说的引用,构建了一幅幅离别哀愁的情境画卷,从而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澳门杂诗·其七

天主堂高十字支,筑从新教未行时。

嵌空万石玲珑甚,独少流传景教碑。

(0)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其一

十月虹桥买棹行,临昆山色眼中横。

更无东晋残碑在,一抹寒芜故县城。

(0)

己亥五月二日东山大忠祠祝文信国公生日·其一

岩岩古潮阳,有山峙其东。

下为信国祠,额榜曰大忠。

丹青半剥落,冠笏犹清雄。

我来主此山,私淑怀愚衷。

载稽登科记,降神缅维崧。

是为夏五月,万树榴花红。

令辰纪端二,致祝叩寝宫。

忆公昔驻此,酹张许二公。

祠碑俨在壁,马冢荒原中。

炎精忽不祀,支天难为功。

我今酹公酒,司令仍祝融。

胡风西北来,边愁浩无穷。

河山易破碎,回顾忧心忡。

何以邀公灵,海气天濛濛。

寒鸦几夕阳,懔懔思英风。

(0)

忆旧述今,次晓沧见赠十绝句·其五

风雪关河有梦还,海天漠漠对孤鹇。

暗香疏影寒溪月,万树梅花忆故山。

(0)

观穫稻·其二

篝车声起又初冬,山下人家半业农。

閒踏前村红叶去,寻他田叟话丰凶。

(0)

黄梅曲

亭子红罗堂玉照,美人倚竹娟娟笑。

别后西湖客渐疏,梦中庾岭人同调。

天生丽质冠众芳,香名传遍翰墨场。

金铃密系朱幡中,谁不护惜加堤防。

忍令东风散馀香,却笑当年小杜狂。

寻春较迟负春光,空对满枝子青黄。

君莫待结子黄,亦莫待成阴绿。

愿及花开正好时,夜夜化鹤枝头宿。

听我歌,黄梅曲。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