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联镳归,得得招提宿。
晚渡沧江口,路入青山曲。
突兀忽在眼,一洗奔驰俗。
然灯遽呼酒,僧留供野蔌。
林高上明月,谈声响空谷。
坐久夜益深,同来或鼾熟。
明朝返城郭,此兴真可录。
送客联镳归,得得招提宿。
晚渡沧江口,路入青山曲。
突兀忽在眼,一洗奔驰俗。
然灯遽呼酒,僧留供野蔌。
林高上明月,谈声响空谷。
坐久夜益深,同来或鼾熟。
明朝返城郭,此兴真可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后独自投宿董山寺的经历。首句"送客联镳归"展现了送别的场景,接着"得得招提宿"表达了诗人进入寺庙的宁静与满足。"晚渡沧江口,路入青山曲"通过江边和山路的环境,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突兀忽在眼,一洗奔驰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寺庙的惊叹,仿佛世俗烦恼在此刻得以洗涤。"然灯遽呼酒,僧留供野蔌"写僧人热情款待,提供简单的野味,增添了宾主间的亲切与和谐。
"林高上明月,谈声响空谷"描绘了夜晚寂静而明亮的月色,以及谈话声回荡在山谷中的空灵,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坐久夜益深,同来或鼾熟"则描绘了深夜里人们渐渐入睡的情景。
最后两句"明朝返城郭,此兴真可录",诗人感慨这次山寺之行的闲适与乐趣,决定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暗示这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向往与欣赏。
明良但间作,琐琐常相因。
谗谀既得志,圣哲多罹屯。
大化造万物,差品难具陈。
薰莸不同器,仁暴当异伦。
使之混而处,枘凿安能亲。
西伯居羑里,仲尼伤获麟。
遂使黄绮徒,商山终避秦。
漱泉茹紫芝,挥手谢世人。
四时之气秋最清,千崖风骨方峥嵘。
石黛碧玉迭照映,乔松老柏森纵横。
上有白云可为佩,下有寒泉堪濯缨。
樵夫仰视不敢上,鸾鹤日夜长和鸣。
若有人兮似冰雪,以斯崖兮拟高洁。
饮玄津兮餐玉屑,御清风兮朝帝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