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归虽久,东篱兴又新。
无求觉身贵,好俭失家贫。
引水常终日,栽花又过春。
桃源不须觅,已是葛天民。
南陌归虽久,东篱兴又新。
无求觉身贵,好俭失家贫。
引水常终日,栽花又过春。
桃源不须觅,已是葛天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东篱杂题五首(其四)》。诗人以“南陌归虽久”起笔,表达自己在外漂泊时间虽长,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并未减退。"东篱兴又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东篱(隐士居所)的热爱和新发现的乐趣。
接下来的“无求觉身贵,好俭失家贫”两句,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他认为不追求物质享受反而能让人感到自身的高贵,而过于节俭虽然避免了家道中落,但也可能带来生活的清苦。
“引水常终日,栽花又过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琐碎而充实,他乐此不疲地引水灌溉,春天来临又忙着种植花朵,充满了田园诗意。
最后,“桃源不须觅,已是葛天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自得,他已经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那就是简朴自然的田园生活,感觉自己就像传说中的葛天氏时代的人一样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