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烟寒雨暮山重,草木冥冥但有风。
二十四年三往返,一身多在百忧中。
荒烟寒雨暮山重,草木冥冥但有风。
二十四年三往返,一身多在百忧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荒烟、寒雨和暮色连绵山峦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苍凉与寂寞的氛围。"草木冥冥但有风"一句,则透露出自然界在秋天的萧瑟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静谧而又空旷的情怀。
诗人接着提及了个人经历中的时间流转和空间移动,"二十四年三往返"可能指的是诗人在不同地点之间的频繁迁徙,这不仅是物理位置的变换,也可能象征着内心世界的起伏变化。最后一句"一身多在百忧中"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反映出一种深刻的个人情感体验。
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诗作常常融合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从这首诗来看,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抒情,表达了一种个人的忧虑和不安,这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王安石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曾约种花为主人,花开犹在隔年春。
只应未赏君先去,自是芙蓉幕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