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荦确倦征行,溪畔逢梅照眼明。
枝袅霜天寒日薄,影沉碧涧晚流清。
最怜雪后开来瘦,可忍风前落去轻。
却悔折归无可赠,旧游千里但凝情。
荒山荦确倦征行,溪畔逢梅照眼明。
枝袅霜天寒日薄,影沉碧涧晚流清。
最怜雪后开来瘦,可忍风前落去轻。
却悔折归无可赠,旧游千里但凝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山川之美景,通过对荒山、溪畔、霜天等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初放梅花独特的情感和深沉的怀旧之情。
"荒山荦确倦征行"一句,通过对荒山上荆棘丛生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旅途中崎岖艰难的心境。"溪畔逢梅照眼明"则是说在溪边偶遇初放的梅花,如同清晨的阳光一般,给了诗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启迪。
"枝袅霜天寒日薄,影沉碧涧晚流清"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傲立的姿态,以及其投影于清澈溪水中的静谧景象。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纯洁与孤独的向往。
"最怜雪后开来瘦, 可忍风前落去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不舍和怜悯之情。梅花在严寒之后依然坚守其美丽,在狂风中轻易地飘落,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心疼。
"却悔折归无可赠,旧游千里但凝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虽然无法将这份美好带走,但那份情感已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独享清福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