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笼携得意何勤,玉树惭无可待君。
只爱羽毛欺白雪,不知魂梦托青云。
孤标直好和松画,清唳偏宜带月闻。
自有三山归去路,莫辞时暂处鸡群。
高笼携得意何勤,玉树惭无可待君。
只爱羽毛欺白雪,不知魂梦托青云。
孤标直好和松画,清唳偏宜带月闻。
自有三山归去路,莫辞时暂处鸡群。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谢丹阳李公素学士惠鹤》。诗人以鹤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联“高笼携得意何勤,玉树惭无可待君”中,“高笼”暗示了鹤的高洁与不凡,而“玉树”则比喻友人李公素的才华与品德。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如同笼中的鹤,虽有得意之时,却难以等待如玉树般的友人,表达了对友人期待与敬仰的心情。
颔联“只爱羽毛欺白雪,不知魂梦托青云”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鹤的美丽与高远。鹤的羽毛仿佛能欺过洁白的雪,象征其美丽非凡;而魂梦寄托于青云之上,则展现了鹤的高远志向与超脱之感。
颈联“孤标直好和松画,清唳偏宜带月闻”进一步描绘了鹤的形象与气质。鹤如同独立的松树,与松树相得益彰;其清脆的鸣叫声在月光下更为悦耳,体现了鹤的清高与雅致。
尾联“自有三山归去路,莫辞时暂处鸡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洁生活的向往。虽然身处“鸡群”(比喻世俗),但诗人坚信自己终有一日能够归隐三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句既是对友人李公素的感谢,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未来自由生活的向往。
龙蟠虎踞,朝楚暮秦,世路艰蹇。
夕阳淡淡余晖,阊阖九重天远。
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何人解识兴亡本。
夜鹤渺翩翩,尽平林鸦满。
萧散。
不须黄鹤,遗书不用,洪崖相挽。
苍狗浮云,平日惯开青眼。
拟将书剑,西山采蕨食薇,自应不属春风管。
只恐汝山灵,怪先生来晚。
独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也。
中夕不寐,卒而成章,写寄和仲,可为后日(原无后日二字,据丁藏旧钞本补)相见一笑。
大德乙巳上元日神峰野客书世途艰阻,正堪悲、万里清秋摇落。
况复乾坤还闭物,奚啻切床肤剥。
消长盈虚,循环反覆,夜半惊孤鹤。
东君着意,惠风先到岩壑。
悦亲原有清欢,簟瓢食饮,不害贫家乐。
多病留侯空自苦,惭愧长身诸葛。
先手躬耕,卧龙冈上,准备丰年获。
豚蹄社鼓,几时同醉寥廓。
寒压衾绸,光摇书幌,夜深香梦初残。
细听窗户,簌簌乡春蚕。
风劲时时堕砌,分明认、山溜潺*。
呼童起,疏梅耐冷,修竹报平安。
晓来拥被看,闲庭舞鹤,古瓦迷鸾。
待戏挽银河,飞步天坛。
恐琼楼玉宇,最高处、无限清寒。
凭君问、九关虎豹,香案五云间。
倦怀无据。
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
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
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
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戴甲,力与蛟龙拒。
拟访临幕清夜鹤,谁解坡仙神遇。
断壁悬秋,惊涛*月,总是无声句。
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炉寒,梅花帐矮,篝镫愁坐更残。
欲眠还起,身已怯吴蚕。
夜静珊珊入竹,依稀听、石上清*。
遥知道,东皇赋瑞,和气满长安。
明廷多俊彦,清班振鹭,健笔翔鸾。
笑儿女才卑,空占今坛。
奇绝邹枚赋咏,玉蜍冷、宫袖呵寒。
君知否,玉堂清禁,终不似人间。
拂溪藤香润,缄翠墨,寄深情。
忆月满箫台,春回炎海,驿骑宵征。
相思顿成春梦,恰方州、接武叙前盟。
愧我弓刀分*,多君案牍劳形。
佳声。
宾佐喜逢迎。
曹局赖经营。
更尊俎谈谐,风襟清旷,逸思纵横。
正好相依晚岁,忽欢传、梅菊已交承。
粗喜分携不远,春来把酒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