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渡竟何处,欲游未能游。
梦寐金谷岩,神往形独留。
异哉城市中,芳菲自春秋。
长红杂团绿,结成岩穴幽。
浮渡竟何处,欲游未能游。
梦寐金谷岩,神往形独留。
异哉城市中,芳菲自春秋。
长红杂团绿,结成岩穴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城市中春色盎然场景的赞美。开篇“浮渡竟何处,欲游未能游”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美丽风光的向往,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成行,这种矛盾的情感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接着,“梦寐金谷岩,神往形独留”则写出了诗人在梦中游历心仪之地,即使醒来身体仍留在地面,但精神却已经飞扬到那片美丽的山谷之中。这两句通过对比睡梦与现实,强调了内心对于自然的渴望。
“异哉城市中,芳菲自春秋”一句,突出了诗人对于城市中的春色秋意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这里的“异哉”表达了一种赞美与惊叹之情,说明了即便是在城市这样的人造环境中,也能发现自然界独有的生机与美丽。
最后,“长红杂团绿,结成岩穴幽”则是对这种美景的具体描绘。“长红”和“杂团绿”分别指代着花卉与树木,这些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在岩穴中形成了一处幽深而又生机勃勃的秘境。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以及即便是在城市环境中也能发现和欣赏到自然之美的乐观态度。
郁郁平阡带古壕,沈沈新绿卧虹腰。
滹沱不复思王霸,溱洧何烦济国侨。
千里桑麻分雨露,一时粉绘杂风谣。
他年三辅收遗事,应续黄图第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