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台》
《平台》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翠辇红旗去不还,平台一片朔云间。

宫边流水通诸口,陵后黄花控二关。

俎豆中官修汉腊,松楸南国惨天颜。

玉环何日归廷尉,流落龙沙战血斑。

(0)
鉴赏

这首诗《平台》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首联“翠辇红旗去不还,平台一片朔云间”,以“翠辇”、“红旗”描绘出昔日皇家出行的壮观场面,然而“去不还”三字暗示了权力更迭,繁华不再,留下的是空荡荡的平台与远处的朔云,象征着历史的无情与变迁。

颔联“宫边流水通诸口,陵后黄花控二关”,进一步描绘了平台周围的环境。流水潺潺,似乎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黄花盛开,虽美却也透露出一种凄凉之感,仿佛在控诉着历史的残酷与无情。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颈联“俎豆中官修汉腊,松楸南国惨天颜”,转而从文化与祭祀的角度切入,提到“俎豆”是古代祭祀时摆放祭品的器具,这里指代祭祀活动,“中官”指的是朝廷官员,整个句子描绘了在南方国家,官员们在进行祭祀汉朝祖先的仪式,这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松楸”是墓地常见的植物,此处象征着陵墓,而“惨天颜”则形容了面对历史变迁时的哀伤与沉痛。

尾联“玉环何日归廷尉,流落龙沙战血斑”,以“玉环”借指古代美女或象征美好的事物,这里可能暗指某种珍贵的遗物或记忆,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而“龙沙”则是古代对北方沙漠地带的称呼,此处可能象征着远离故土、流离失所的状态。“战血斑”则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由此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整句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遗憾,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综上所述,《平台》一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景象、文化活动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平与美好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哭儿骨殖还故山·其一

愁心惨澹失清秋,归骨凄凉傍故丘。

总为无儿怜伯道,更堪非罪哭王裒。

从来祸福分淫善,谁谓忠良似寇雠。

黥作孱兵宁饿死,西风残照泪交流。

(0)

寄张云松·其一

谷口生涯已白头,量才揣分早知休。

春风茆屋初巢燕,晓日桃林未放牛。

儿拟力田承素志,客来扶杖共清游。

南山芝草年年长,更与相寻绮里俦。

(0)

甲寅仲冬予摄官星渚本邑判簿李公以催租入山忽游武夷予命小舟追之不及是夕宿常庵溪风山月一时清兴王事靡盬明日即附舟逆流而上因忆曩时与石堂卢使君同游放怀山水一觞一咏其乐不可复也援笔书怀遂成唐律二首·其二

清溪九曲逐真游,已觉云山笑白头。

缓辔未能随后骑,叩舷聊欲借前舟。

先朝故老偏相忆,此日虚名不自由。

从事独贤何足问,烟波惭愧旧盟鸥。

(0)

拟云松简彦民

词翰知名有几人,东家住近不相亲。

久传笔势行蛇蚓,又说诗篇照鬼神。

伐木未闻莺出谷,停云空望雨清尘。

春风门巷苍苔遍,独少林逋履迹新。

(0)

山中漫题·其二

乾坤千古事,风雨百年心。

野兴供高卧,穷愁费苦吟。

荷衣秋色老,茅屋夜寒深。

蓬鬓看霜叶,萧萧不自禁。

(0)

春日·其二

草木消冰雪,林园换岁时。

病传方士剂,閒咏古人诗。

兄弟飘零恨,儿孙懒钝姿。

一杯春日酒,无奈醒愁悲。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