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全文
宋 / 释如珙   形式: 偈颂

闻声不见形,撼树却惺惺。

体用何须论,归家落日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的作品,名为《颂古四十五首(其十)》。诗的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前两句“闻声不见形,撼树却惺惺”描绘了一种情境,声音虽然无形,但能引起树的震动,使人感知到它的存在,形象地表达了听觉与力量的互动。"惺惺"一词,既可理解为树木被摇动时的震动状态,也可引申为人对事物敏感或警觉的状态。

后两句“体用何须论,归家落日明”则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实体与功能(体用)并非必须严格区分,它们相互依存,如同人在日落时分回家,寓含着自然法则和人生归宿的哲理。诗人以日常景象表达出超越世俗的智慧,强调了内在精神的归宿比外在形式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与存在的本质,以及心灵的归宿,具有禅宗诗歌常见的意境和哲理。

作者介绍

释如珙
朝代:宋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四

萝幌合,玉沙清。一峰送过一峰迎。

日夕沾裾榕雾湿。行不得。越鸟声声如劝客。

(0)

南乡子·其二

云磴滑,雾花晞。西樵山上拣茶归。

山下行人偏借问。朦胧应。半晌脸潮红不定。

(0)

长亭怨慢.和忍盦春尽书怀之作

再休问、愁边鸥鹭,月冷沙昏,梦归何处。

故苑沧波,为谁绿到旧游路。

石鳞风起,呜咽作、前秋语。

流水不参差,莫涴了、一分尘土。前度。

有天风瑟瑟,日夜步虚来去。

新蒲细柳,问谁信、好春无主。

恨双燕、不把斜阳,细说与、碧窗烟雾。

只翳镜飞红,遮断凌波新步。

(0)

蓦山溪

哀弦促拍,衮遍伊州破。

谁换小梅花,梦横枝、夜寒香妥。

年时风雪,三九最关情,修竹外,绮窗前,几许閒功课。

如今憔悴,花抵人愁么。

已办醉如泥,甚尊前、犹分蛉蠃。

江南书到,鸥鹭尚平安,双蜡屐,一渔蓑,何日真还我。

(0)

望江南·其七

兰锜贵,肯作称家儿。

解道红罗亭上语,人间宁独小山词。冷暖自家知。

(0)

鹧鸪天·其三

微步尘波避洛神。玉颜团扇与温存。

牵牛夜殿怜私语,骑马宫门拜主恩。

翻覆雨,合离云。经年才雪旧啼痕。

清狂一往宁无悔,却绣长幡礼世尊。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