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漳河疑冢》
《漳河疑冢》全文
宋 / 俞应符   形式: 古风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机到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zhǒng
sòng / yìng

shēngqiántiānjuéhàntǒnghòurénshèzhǒng

rénshēngyòngzhìxiūyǒuzhìqiūlǒng

rényánzhǒngyǒujūnwèizhī

zhíjìnzhǒngshíèryǒuzhǒngcángjūnshī

注释
欺天:蔑视天意,违背常理。
绝汉统:断绝汉朝的传承或统治。
疑冢:故意设置的多座假坟,用来迷惑他人。
何有馀机:哪里还会有剩余的算计。
丘垄:坟墓。
人言:别人的言论。
一法:一种方法。
未知:你不知道的。
尽发:全部挖掘。
七十二:虚指数量多。
藏君尸:隐藏你的尸体。
翻译
生前他蔑视天意断绝汉朝传承,死后又设疑冢欺骗世人。
活着时用尽智谋,死后便无需再算计,哪还有余力埋在坟墓中。
别人说疑冢可疑,我不信,我有一招你还不知道。
只需彻底发掘那七十二座疑冢,必定有一座隐藏着你的尸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应符所作的《漳河疑冢》。诗中批评了生前滥用权谋、死后还想继续欺骗后人的行为,通过描述一个设有多座疑冢的人,讽刺其死后还想迷惑他人的企图。诗人认为,无论生前如何狡诈,死亡终将结束一切智谋,疑冢再多也无法掩盖最终的归宿。他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对于他人的疑冢表示不以为然,并自信地提出只要掘开所有疑冢,必定能找到真正的墓穴,揭示出那个人的真正安息之地。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对生死和欺诈进行了独特的反思。

作者介绍

俞应符
朝代:宋

俞应符,字德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除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十三年,除刑部侍郎兼侍讲(《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七三),迁右谏议大夫(同上书选举一之二九)。十四年,签书枢密院事(同上书礼一四之一○八)。官至参知政事。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一。
猜你喜欢

徒相逢

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

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0)

夜台一闭无时尽,逝水东流何处还?

田家收已尽,苍苍只白茅。

(0)

送薛据之宋州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

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

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

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

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0)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莫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0)

问卜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

自小非无志,何年即有成。

岂能长失路,争忍学归耕。

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0)

长乐少年行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