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望》
《秋望》全文
清 / 陈凤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柳老西风作意骄,惊蝉强自抱疏条。

天连白草横残垒,日落青空涌暮潮。

八百孤寒同骨肉,万千黎庶望星轺。

不知更有春来否,满眼秋光太寂寥。

(0)
鉴赏

这首《秋望》由清代诗人陈凤昌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充满了萧瑟与感慨。

首联“柳老西风作意骄,惊蝉强自抱疏条”,以老柳在西风中摇曳的姿态,以及惊蝉勉强抱住稀疏枝条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生命的脆弱。老柳和惊蝉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在季节更替中的无奈与坚韧。

颔联“天连白草横残垒,日落青空涌暮潮”,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苍茫与辽阔。白草与残垒交织的画面,仿佛历史的痕迹在秋风中显现;而日落时分,青空涌动的暮潮,则是自然力量的壮丽展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色,也暗含了时间流逝、万物变迁的哲理。

颈联“八百孤寒同骨肉,万千黎庶望星轺”,将目光转向人间,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与同情。八百孤寒与万千黎庶,代表了社会中最为弱势的群体,他们如同骨肉一般紧密相连,共同承受生活的艰辛。而“望星轺”则寄托了他们对官员或统治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带来福祉与改变。

尾联“不知更有春来否,满眼秋光太寂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当前孤独寂寥景象的感慨。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还有春天的到来,还是只能面对这无尽的秋色。这一问,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对人生、社会变迁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忧虑。

作者介绍

陈凤昌
朝代:清

陈凤昌(1865~1906),字鞫谱,又字卜五,号小愚。台湾台南人,原籍福建南安,七岁随父来台。性豪放好学,三十岁始为廪生。乙未之役,曾联络族人吁刘永福领帅守台。而吴彭年殉难八卦山,甚壮之,洒酒为文以祭,有「君为雄鬼,仆作懦夫」之语。越数年,亲负吴彭年骨归葬广东,并以百金寿其母,闻者义之。割台后,见事不可为,乃幽居于家,每眷怀时局,悲愤难抑,辄呼酒命醉。时与连横、胡殿鹏等相互对饮,抗论古今事,盘桓于残山剩水之中,凭吊遗迹。其诗才情敏妙,托兴深微,悲忧穷蹙,感发于心。著有《拾唾》四卷、《小愚斋诗稿》一卷。
猜你喜欢

和朱莲洋学博次韵,并柬令弟芷汀孝廉

壶园春已深,花萼联风雨。

俯仰忆兰亭,前辈我思古。

一室欣晤言,宛对庞公宇。

君本老名士,灵光目岿鲁。

湖海气犹豪,著作已如许。

愧予畏后生,岂可同年语。

请问耆旧传,何如别取去。

(0)

再叠前韵谢定静山郡守·其一

圃菊秋容未淡不,晚香清福几生修。

羡君官阁添吟兴,为有椿高在上头。

(0)

感事·其三

歧中更觉有歧趋,局外闲观局又殊。

天岂可欺文未丧,地何曾坠道须扶。

谁教鬼瞰高明室,竟有人争势利途。

似此熏莸同臭味,那甘戏弄任揶揄。

(0)

花样词

去年花为人憔悴,今年人为花溅泪。

花样如今又不同,何况人间已隔世。

只道着手能生春,依旧重翻簇簇新。

那知暴雨狂风后,徒拾残花空忆人。

曾借郎君朝天笔,摹绘云霞灿五色。

曾捧上方赐锦囊,巧描官样成七襄。

看他心灵更手妙,剪裁直欲化工肖。

记得铜瓶纸帐间,笑捻梅花自写照。

此花此样春复秋,尘封故箧谁人收。

为检零缣并剩馥,也算才人遗稿留。

我欲招魂更剪纸,花在镜中月在水。

可怜社酒上新坟,纸灰空飏游丝起。

长安旧梦久模糊,老去江郎笔亦枯。

漫把葫芦依样画,问花还有再开无。

(0)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其三十彭止翁学博

偃蹇贫兼病,亏君傲骨撑。

才高嗟末路,官冷付虚名。

老不诗怀减,穷偏世故撄。

沧桑重话感,岁晚望江城。

(0)

悼张姬八首·其二

家世从军好健儿,闺中眉宇带英姿。

一身何惜期纾难,病里狂言最可思。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