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惠州押监》
《送惠州押监》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uìzhōujiān
sòng / shì

shēngmíngyànjiāngyúnwàntóngjuànyín

piāolínggèngkānqiūwǎnsòngxíngrén

注释
一声:一只。
鸣雁:雁群中的鸣叫者。
破:穿透。
江云:江面上的云层。
万叶:众多的叶子。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卷:翻滚。
露银:露水像银子一样闪亮。
我自:我自己。
飘零:漂泊不定。
足:足够。
羁旅:长期在外旅行。
更堪:更难以承受。
秋晚:深秋傍晚。
送行人:为送别的人增添离愁。
翻译
一声雁鸣穿透江面的云雾
无数梧桐叶上滚动着露珠如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悲凉情感,以及对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的感慨。

“一声鸣雁破江云”开篇即以壮丽的画面展现雁过声响,引出层层叠叠的江上云天。鸿雁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旅人或边塞将士的孤独与悲凉,这里则是对离别之情的强烈表达。

“万叶梧桐卷露银”接着描绘出梧桐树叶间露珠闪烁如银的景致,万千梧桐叶在夜露中仿佛都沐浴着月光的洗礼。这一句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映射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冷清与寂寞。

“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诗人以“飘零”的形象表达自己漂泊异乡、无所依傍的心境。羁旅,即旅途中因各种原因而被迫停留或滞留之人,反映了作者的深切理解和共鸣。更堪,即更加难以忍受,是对秋天夜色渐浓送别人的复杂情感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巧妙地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其三

一副精神托笔端,写来惟与故人看。

少年裘马邀名易,老大文章问世难。

宋玉有情空作赋,班超何日正登坛。

近来稚子皆能武,争市龙驹答绣鞍。

(0)

济上遇陈明卿夜集古南池

柳风拂拂濯低枝,客路开怀又一时。

千里故人怜邂逅,十年宦迹愧支离。

清池锦石偏留月,凉夜虚亭好覆卮。

不作寒喧相对语,深谈应自见襟期。

(0)

丁祭斋宿

龙舟山下敞三雍,圣代师儒祀典崇。

地傍宫墙瞻肃穆,气连城阙郁青葱。

箫韶奏格瑶坛外,环佩群趋翠幄中。

向晓礼成斋禁罢,卿云犹自绕厢东。

(0)

寄题吴尔潜侍御西郊别业

豸绣名高侍从班,西畴仍许暂投閒。

泉分丹井通沧海,桂发贲禺亦小山。

长日渔舟寻洞口,有时牛角扣松间。

不知猿鹤缘何浅,闻道君子欲赐环。

(0)

王明府生日

郎星初耀粤江涯,令尹关前紫气赊。

赋就春深岐海锦,望来标建赤城霞。

白云近荐安期枣,丹灶长邻葛令砂。

未遣双凫天上去,暂从冰署醉莲花。

(0)

赋得山意冲寒欲放梅

久向严寒忆旧芳,空林摇落几经霜。

枝疑斗雪将春早,山为迎阳著意忙。

结实未论调国鼎,含情先遣报东皇。

上林次第阳春色,白雪谁应儗和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