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春杂咏八首·其三》
《感春杂咏八首·其三》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夜闻子规啼,朝看春已晚。

圜天高九重,谁令互激转。

北陆既藏凌,西宅复寅饯。

野草青更青,衰盛吾何辨。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感春杂咏八首》中的第三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夜闻子规啼”,以子规鸟的啼鸣作为春夜的背景音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子规鸟的啼声,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来临,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接着,“朝看春已晚”一句,将读者的目光从夜晚引向清晨,春光虽美,但转瞬即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圜天高九重,谁令互激转”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天空比作高九重的圆环,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深远。同时,通过“互激转”这一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四季更迭、时光流转的动态美。

“北陆既藏凌,西宅复寅饯”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北陆藏凌,意味着冬天的寒冷已经过去;西宅复寅饯,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以及时间的不可逆转。

最后,“野草青更青,衰盛吾何辨”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现象时的感慨。野草无论春夏秋冬,都保持着青绿之色,而人世间的事物却有着盛衰更替。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自然的循环中,如何分辨事物的盛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循环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别林伯常国博·其一

解印南来久卸鞍,未甘遮日向长安。

洪都别驾何廉取,斋殿除书果趣还。

再入美传喧辇下,多情远别到溪干。

才名藉甚如君少,此去应须立要班。

(0)

四睡戏题

多少醒人作寐语,异形同趣谁知汝。

四头十足相枕眠,寒山拾得丰干虎。

(0)

和后村二首·其二

但喜僧歌不坏庵,可曾佞佛学和南。

溪深却有鹂千百,城远何妨家两三。

诗未能工多颣句,书无高论总常谈。

身穷久欲逃名姓,任把秦儋作史聃。

(0)

庄子口义成

逍遥而下是全书,渔父诸篇却不如。

意外形容辞独至,句中脉络字无虚。

机锋颇似禅三昧,根极祗求性一初。

千古濠梁同会面,子真知我我知鱼。

(0)

同友人过大隐屏即事赋别

脱略尘世虑,仙都共夷犹。

乘凉得风便,快楫竹扁舟。

神仙现奇怪,古木横岩陬。

振衣万仞高,天风动衣抠。

巍巍隐屏峰,擎天峙中流。

良朋论心事,抚景悲新秋。

浩叹复浩歌,一饮还一酬。

南阳岂终卧,东山谅同忧。

斟酌素有定,今焉试为筹。

西风起暝色,归袂不可留。

去去惜回首,感慨良悠悠。

(0)

北伐行

王师北伐何仓卒,六郡丁男亳州骨。

空见朝陵奉使回,群盗翻来旧京阙。

襄阳兵马天下雄,尚书兄弟才杰同。

偏裨入救嗟已晚,万国此恨何时终。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