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水斋杂忆·其九》
《听水斋杂忆·其九》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可斋齿发缄斋佩,一宿留痕也北邙。

长记联吟僧榻夜,劫灰那更换灵光?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听水斋杂忆(其九)》。陈宝琛以“可斋”为号,此诗通过“齿发”、“缄斋佩”、“一宿留痕”、“北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时间流逝的哀愁。

首句“可斋齿发缄斋佩”,“可斋”是陈宝琛的号,“齿发”指岁月的痕迹,而“缄斋佩”则暗示着诗人珍藏于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记忆。这一句描绘了诗人面对自己逐渐老去的容颜和时光流转的无奈,仿佛在说,岁月如同细沙从指缝间悄然流逝,无法挽留。

次句“一宿留痕也北邙”,“北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墓地,常被用来象征死亡和永恒的归宿。这一句通过“一宿留痕”与“北邙”相连,表达了生命短暂,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无论此刻多么辉煌或平凡的生活,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埃,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

后两句“长记联吟僧榻夜,劫灰那更换灵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回忆起与僧侣共度的夜晚,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照亮了心灵的灯塔,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然而,“劫灰”一词引入佛教中的概念,象征着世事无常,一切都会经历毁灭与重生的过程。诗人在此提出疑问,那些曾经照亮心灵的“灵光”,是否会在时间的洪流中被新的事物所取代?这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记忆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首缅怀往昔的哀歌,更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探讨,体现了陈宝琛作为一位学者兼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馆娃宫次韵

繁华事散惟荒土,麋鹿踪消只藓厓。

皓月尚疑悬玉镜,露桃犹似妒金钗。

蛾眉一瞬歌尘散,鱼腹千年侠骨埋。

今日姑苏重回首,岭云江水不胜怀。

(0)

暮春

纱窗睡起霭朝晖,满院莺声花正飞。

閒里不知因甚事,春来容易送春归。

(0)

宫词·其八

明窗棐几净炉薰,闲阅仙书小篆文。

昼永帘垂春寂寂,碧桃花映石榴裙。

(0)

新冬

荒斋草尽腓,薄冷暗微微。

上卷新秋句,加身旧葛衣。

窗疏留堕叶,檐浅恋残晖。

来往殊相绝,都忘举似机。

(0)

阻风华阳镇谒三闾庙

左徒忠愤见词章,风阻舲船拜庙旁。

鱼腹吐云天半黑,龙门吹浪日俱黄。

蕙肴桂酒乡人荐,修幕灵衣估客张。

应念远游将托乘,涉馀容与上涔阳。

(0)

五日过就公赋

看竹闲相及,即非采艾期。

感时心自摄,与坐语还痴。

阶暝烟粘草,篱疏风损葵。

乞来平日饭,都是午时炊。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