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皋涂精舍》
《戏题皋涂精舍》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静室据最高,既陟例言返。

精舍居山腰,亩平筑云巘。

一以仆人憩,一以崇情散。

何不可徘徊,天色况未晚。

朗然玻璃窗,亦足供望远。

门前扈从纷,此尚属从简。

了知山灵笑,古曰此肥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朝皇帝弘历(乾隆)在游玩于名为“皋涂精舍”的寺庙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首句“静室据最高,既陟例言返”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高处景色的向往与欣赏。接着,“精舍居山腰,亩平筑云巘”则进一步描述了寺庙的位置与环境,山腰上的精舍仿佛与云海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一以仆人憩,一以崇情散”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与仆人的不同心境,他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心情,寻求心灵的宁静。接下来,“何不可徘徊,天色况未晚”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即使天色已晚,仍不愿离去。

“朗然玻璃窗,亦足供望远”一句,诗人以玻璃窗为喻,形容视野开阔,能够远眺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最后,“门前扈从纷,此尚属从简”则点明了诗人身边随从众多,但他在精舍中的生活却简单而自在。

“了知山灵笑,古曰此肥遁”则是诗人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解嘲,他知道自己像隐士一般远离尘嚣,享受着山林间的宁静,这种行为在古人看来或许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但他并不在意,享受着这份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正月十三日夜书

两日是元夕,山城已试灯。

讴歌连夜发,萧鼓遍街鸣。

人喜新风景,时逢旧太平。

柏台谁是伴,梅月正交清。

(0)

题王司训汶阳亲舍图

先生累叶居邹鲁,礼乐诗书绍先祖。

夫子遗风饱已闻,杏坛遗迹频经睹。

一自宾兴上玉京,便拜除书绾丝组。

官在中州千里馀,回首乡关路修阻。

为因甘旨缺晨昏,故遣良工写乡土。

淡霭初分岭上村,轻烟乍点天边树。

洙泗微茫洄不流,龟蒙岌嶪黯将雨。

凭轩忽若无丹青,汶水之阳见庭宇。

花间一鸟窥帘栊,竹里儿童随杖履。

静听如闻琴瑟鸣,细看似觉斑斓舞。

先生乃是纯孝人,思亲对此融心神。

锦衣有日遂荣养,寿觞更祝如大椿。

吾闻昔日唐忠臣,大行跋马高嶙峋。

白云孤飞绕亲舍,望之不觉涕零巾。

至今香名满人耳,先生岂不追芳尘。

愿将此图莫轻掷,子孙永作传家珍。

(0)

归过惠山

濯足寒流憩柳湾,祓除尘土上漪澜。

系舟南浦经年忆,秉烛羌村后夜欢。

作客久难谙世路,逢人偏苦问长安。

山灵莫漫嘲逋客,留得怀中一寸丹。

(0)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三鹤径

落叶秋雨深,荒径无行迹。

鹤破青冥来,翩跹一羽客。

令我思休粮,松间饭白石。

(0)

渠南一老亭次韵

石渠悠悠南有亭,亭中人物少微星。

新添十竹皆珠玉,恰对九峰如画屏。

观物襟怀閒处惬,倚床诗梦午时醒。

逍遥此是长年国,天地谁拘迹与形。

(0)

次韵天全公东济川上人二首·其二

香断炉烟冷博山,蒲团坐老不知还。

万松遮寺青围屋,一水通桥绿转湾。

喜雨亭高云作阵,读书庵古藓生斑。

诗成欲倩题崖石,笔意谁探柳与颜。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