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风雨后,清夜圣贤心。
松月生池底,窗灯间竹林。
咽津芝朮味,洗耳石泉音。
早秫传消息,清香慰暑襟。
黄昏风雨后,清夜圣贤心。
松月生池底,窗灯间竹林。
咽津芝朮味,洗耳石泉音。
早秫传消息,清香慰暑襟。
这首宋朝舒岳祥的《夜坐》描绘了雨后傍晚的宁静景色和诗人深夜静思的内心世界。首句“黄昏风雨后”,写出了夜晚来临前短暂的风雨洗礼,为后文营造出一种清新宁谧的氛围。接着,“清夜圣贤心”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怀,暗示他有着圣贤般的淡泊与宁静。
“松月生池底”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月光透过松树映照在池水中,形象地展现出月色的皎洁和松影的婆娑,富有诗意。而“窗灯间竹林”则描绘了室内景象,灯光透过竹林洒落,增添了静谧与雅致。
“咽津芝朮味,洗耳石泉音”两句,通过想象品尝灵芝术草的甘甜和聆听山泉潺潺,进一步渲染出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仿佛能品味到自然的滋养,倾听天地之籁。
最后,“早秫传消息,清香慰暑襟”以早熟的高粱(秫)带来的消息,以及其散发的清香,暗示丰收的季节和内心的清凉,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慰藉,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夜坐》是一首寓情于景、意境深远的诗,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自然之道,禀根元、真正精神圆聚。
一点灵光无内外,明彻辉通玄户。
寂淡偏宜,贫闲最好,物外逍遥处。
长长不昧,湛然神室常住。
无论妙奥难穷,须凭慷慨,认把元阳固。
搜取天真勤锻炼,触处般般回顾。
火里莲生,山头焰灭,端的缘相遇。
风仙重会,共游三岛云路。
佳丽地。寂寞涛响空城,草深荒垒。
龙飞凤舞山神,宛然不复,当时王气。
西湖外,缺岸断桥冷落,几湾烟水。
画船总有笙歌,向甚处,有垂杨可系。
遍野离离禾黍,月观风亭,杳无遗址。
惟有两峰南北,在夕阳里。因思当日,翠辇尝南驻。
二百年、生民同乐,楚中歌舞。一自重华去。
算几□曾经瘦,不似如今最。
辽鹤倘重归,到东门市。怎知城郭,也应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