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夏日绝句:此题见《绣水诗钞》。《诗女史》卷十一、《彤管遗编续集》卷十七、《名媛诗归》卷十八、《历朝名媛诗词》卷七、《乾隆章丘县志》卷十二题作“乌江”。
2、人杰:人中的豪杰,才智特出的人物。汉高祖刘邦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3、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4、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自立为西楚霸王,与秦军九战皆败之。后来和刘邦争夺天下,被困于垓下,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5、江东:即江南。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东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的主要渡口所在,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在会稽郡吴中起兵,秦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
活着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宁肯战死也决不再回江东。
李清照的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这首五言绝句却是一首名作,传诵很广。诗意明白爽朗,所用的项羽故事,也是人人所知的熟典。她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和词风大不相同。
诗的前两句发调惊挺,掷地有声。“人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指张良、萧何和韩信等贤臣良将;“鬼雄”出自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高度凝练的诗句鲜明而响亮地唱出了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为国捐躯,生死何惧!自先秦以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但是如果把这两句诗放置在女性文学的视野中,却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战争对于女性而言,其残酷之处在于她们无法像男性一样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只能是铁蹄下哀叹呻吟的承受者。然而在李清照的笔下,她所显现的自我形象却并不是一个等待挽救的弱者。她虽然不能亲临沙场,但也从未置身事外,她关心着时局,为深受压抑的抗金志士扼腕不平,又毫不掩饰对惜命逃跑的南宋君臣的轻蔑和愤怒。
诗的后两句即借咏史而讽世。项羽兵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舣船相待,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项羽却拒绝东渡,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暴露了作为军事领袖的诸多缺点,然而在其生命的最后关头,却显示了一个英雄的凛然无畏。在李清照看来,他无愧“人杰”“鬼雄”之称。而在当时金兵铁蹄长驱南下,宋朝君臣望风而逃的大背景下,项羽之“不肯过江东”更具有鲜明的批判性。以当时的形势而言,金兵是孤军深入,黄河南北的许多州郡有的尚在宋人之手,有的虽已被占,但金兵数量不多,立足未稳;在金兵的进攻下,太行山一带抗金的义军蜂起,威胁着金兵的后方;如果赵构能蓄志抗金,中原事是大有可为的。但赵构一开始就没有恢复国土保卫人民的愿望,带着臣僚仓皇南逃,喘息刚定,就在临安定都。举出项羽的不肯东渡,正是对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辛辣讽刺。而对于赵明诚临危而遁的行为,一向光明磊落的李清照内心是有着诸多失望的,“人杰”“鬼雄”之语也当包含着对丈夫的劝诫和勉励。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怀古诗,又是以诗歌形式写出的时事评论。全诗在字面上只是对千年前的英雄抒发感慨,但对时事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她正是在朝廷败逃的情势下被弄得家破人亡,更因此颠沛流离,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时局,她不得不兴起“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吕本中《兵乱后杂诗》)的怨愤。这种怨愤也正是当时千万蒙难人民共同的怨愤。因此,此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悲愤,还是广大百姓的心声。这样一首诗出自一位封建时代的女子之手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名为《夏日绝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历史英雄项羽不屈的赞美。
“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 这两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都应保持卓越和英勇。这种精神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推崇的英雄主义情结。
至于“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里的项羽指的是秦朝末年楚汉争霸的英雄人物,项羽最终兵败自刎乌江,而不愿投降。李清照在这里借项羽之事,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和尊严的执着,即使是在失败和死亡面前,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这也反映出词人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词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以及个人品格上的坚定和自豪。
物外经行处,云峰断复连。
散花飞讲席,轻翠澹炉烟。
稽首求真偈,观空息众缘。
有时闻法鼓,应是会诸天。
神龙神龙天下奇,爪牙鳞甲光陆离。
潜藏显见各有时,顷刻变化谁能知。
有时鼓鬣青冥端,风云惨黯白昼寒。
有时扬鬐入海底,奔涛翻浪摧群山。
冯夷海若愁欲逸,鼋鼍胆落蛟螭泣。
固知灵异乃如此,岂比寻常池中物。
画师巧夺造化工,挥毫染素有神通。
须臾又出真头角,便觉烟雾飞空濛。
耳底轰轰闻震霆,詹外飒飒疑雨声。
古来张繇擅奇绝,众史纷纷奚足评。
嗟公好古尤好画,得之不复论高价。
相看自足豁心目,万里沧溟在堂下。
迩来盛夏旱为云,安得致之升碧落。
捲水作霖被八荒,收却神功入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