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
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
草色摇霞上,松声汎月边。
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
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
草色摇霞上,松声汎月边。
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或理想世界的向往。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两句以神话般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奇异瑰丽的土地,这里的黄金地与白玉田,是对理想之地的美好设想。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诗人通过超现实的手法,将自然界描绘得如同神仙世界,其中“掷山移巨石”显示了巨大的力量,而“咒岭出飞泉”则展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掌控。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这一联中的猛虎与愁猿,都是对山林深处野生动物的描绘,它们各自在自己的环境中寻找宁静和修行,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这里的买香与乞火,是对生活细节的刻画,通过这些动作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情趣。
“草色摇霞上,松声汎月边。”这一联以草色和松声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夜晚景象之中。
“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这两句扩展了诗人的视野,从具体的自然景观转向对更广阔世界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宏大无边的宇宙观。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这里通过对梵宇(佛教寺庙)的描写和对王城(人间繁华之地)的淡漠,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精神世界的比较,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这一联中的灞陵山和渭水,是具体的地理标志,它们被描绘成连接天地的存在,增强了诗歌的神奇色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这里通过对远县与孤村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边远而宁静的生活氛围。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上古圣贤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像他们一样超脱尘世的愿望。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这一联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仕途生涯的不满和淡漠,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决心。
最后,“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这两句以自谦的口吻结束全诗,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文学创作的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