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翅还嫌蝶太轻,雪衣偏喜燕多情。
宁王玉笛知何处,寂寞黄昏伴月明。
粉翅还嫌蝶太轻,雪衣偏喜燕多情。
宁王玉笛知何处,寂寞黄昏伴月明。
这首诗《梨花》由明代诗人张新所作,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粉翅还嫌蝶太轻”,以蝴蝶的轻盈反衬出梨花的娇嫩与高洁,暗示梨花虽美,却不愿轻易被轻浮的蝴蝶所打扰,展现出梨花的矜持与脱俗。
次句“雪衣偏喜燕多情”,以燕子的多情来衬托梨花的洁白无瑕,梨花如同冬日里的雪花,纯洁而美丽,燕子的亲近似乎是对梨花纯净之美的认可与喜爱。
后两句“宁王玉笛知何处,寂寞黄昏伴月明”则将梨花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宁王的玉笛,象征着古代文人雅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然而此刻,梨花独自在黄昏时分,与明月为伴,显得有些寂寞。这不仅是对梨花孤独境遇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难以长久相伴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梨花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品格与情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撚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閒眼,阅人间、几多兴衰。
酸咸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馀年,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韩生高才跨一世,刘项存亡翻手耳。
终然不忍负沛公,颇似从容得天意。
成皋日夜望救兵,取齐自重身已轻。
蹑足封王能早寤,岂恨淮阴食千户。
虽知天下有所归,独怜身与哙等齐。
蒯通狂说不足撼,陈豨孺子胡能为。
予尝贳酒淮阴市,韩信庙前木十围。
千年事与浮云去,想见留侯决是非。
丈夫出身佐明主,用舍行藏可自知。
功名邂逅轩天地,万事当观失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