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其十二顶庙》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其十二顶庙》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沙过灵旗闪,风行铁瓦飞。

鬼神司石窦,星月泊僧衣。

五色炫凡界,孤光洞帝畿。

龙鳞筛沆瀣,香雾十重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之巅庙宇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沙过灵旗闪,风行铁瓦飞”以动态的画面展现庙宇的庄严与壮观,沙尘掠过飘扬的灵旗,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狂风卷起铁瓦,如同神力的显现,增添了神秘色彩。

颔联“鬼神司石窦,星月泊僧衣”则进一步渲染了庙宇的神圣与超然。鬼神守护着石窦,星月似乎也在此停留,为僧侣披上一层神秘的光辉,暗示着这里不仅是人间的避难所,更是连接天地的桥梁。

颈联“五色炫凡界,孤光洞帝畿”描绘了庙宇内五彩斑斓的光芒,穿透凡尘,照亮了帝王的领域,既展现了庙宇的辉煌,也寓意着佛法的普照四方。

尾联“龙鳞筛沆瀣,香雾十重围”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庙宇内龙鳞般的装饰与缭绕的香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庙宇的宏伟与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对自然美的赞叹,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己卯元日雪中小饮试笔时以除夕立春

柴门爆竹不须催,病怯流年又一回。

已遣黄鸡驱腊去,真成白雪和春来。

盘中传菜犹疑柏,庭际封条总是梅。

任使台官傅酒诰,可能兹日废衔杯。

(0)

子厚宗侯贻书及诗见赠赋此奉答

结得双缄学鲤形,商歌欲读更愁听。

龙当倦雨须名伏,鸿不高空可字冥。

纵许平原求自试,宁如中垒罢传经。

当年却悔无休汝,谁似君家眼代青。

(0)

胡元瑞见赠之作推挹过甚聊此奉答兼识赏怀·其二

代兴天地有词坛,国士谁能不让韩。

一字已知追古易,千秋宁复叹才难。

天横削壁闽山住,溪带流云瀫水寒。

此地由来饶八咏,阳春可许和人看。

(0)

宗良国将以近作见示且致知己之感有答一章

行卷初开喜欲狂,看来字字挟风霜。

那从帝子鸣銮玉,且学书生看屋梁。

忆旧明珰投汉渚,怜才清梦绕吴阊。

知君岂少南州誉,误信王生齿舌香。

(0)

后芳素轩四首·其一

夏阴无不可,饰我轩中容。

枕簟渐相媚,琴书时自慵。

萍间尺咫月,竹隙两三峰。

更有会心处,招提来夕钟。

(0)

送苏山人谒张司马·其二

蹭蹬霜毛益,彷徨一刺陈。

自怜侯白口,不救范丹贫。

老作钱唐梦,寒思黍谷春。

留侯有前箸,借尔辨如神。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