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子凝丹摘晓鲜,江南来路与云连。
托根曾是三山下,结实应归万木先。
乡国远携甘旨重,宴堂分玩色香全。
清才仍更传新唱,一一骊珠照眼圆。
荔子凝丹摘晓鲜,江南来路与云连。
托根曾是三山下,结实应归万木先。
乡国远携甘旨重,宴堂分玩色香全。
清才仍更传新唱,一一骊珠照眼圆。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和曹殿丞寄荔支》。诗人以荔子为题材,通过对荔果的描绘,展现了其鲜艳欲滴的色泽和诱人的香气,以及其产地的高贵背景。荔子生长在传说中的三山脚下,象征着其独特而珍贵的地位。诗人强调荔枝是远方亲友的深情厚礼,宴堂中分食时,其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无穷。
"荔子凝丹摘晓鲜",开篇便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荔果晨露中的娇艳;"江南来路与云连",则暗示了荔枝来自遥远的南方,运输过程中的艰辛与珍贵。接着,诗人通过"托根曾是三山下,结实应归万木先",表达了对荔枝非凡品质的赞美,认为它在众多树木中独领风骚。
"乡国远携甘旨重,宴堂分玩色香全",进一步强调了荔枝作为佳肴的珍贵和人们对其的喜爱。最后,"清才仍更传新唱,一一骊珠照眼圆",以"骊珠"比喻荔枝的晶莹剔透,同时也暗指曹殿丞的才华如同新歌唱出,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荔枝的美味和产地的神秘,还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意蕴的咏物诗。
几日新寒乍到,看满砌、海棠幽冶。
待教选胜寻芳,是处画檐雕榭。
小山琼树初开,晕檀心、渐觉飘珠麝。
轻烟歇雨,更冷露无声氤氲射。
飘飘金粟前身,又谁倩、虎头妙写。
揽仙芬、待踏遍银蟾,好酬良夜。
怕娇额涂黄,智琼妆卸。便金屋携来,不许狂蜂惹。
爱芳姿、风流蕴籍。问何时、重染天香,向广寒宫借。
滚滚红尘,苦秋风、斜阳宫刹。
方悟得、夜半深池,人盲马瞎。
山鬼狐威帝以虎,小人猿化妻于獭。
待陈情、细诉与天公,凄凉煞。三里雾,何时刮。
三月雨,何时撤。用不着慈悲,告伊菩萨。
老猾钱刀方作横,少年姜桂何能辣。
醉狂时、击柱亦徒然,冲冠发。
唏嘘无计。权且相回避。只一念,应牢记。
柳眉休更蹙,荑手应还腻。
堪悲是,金樽难下平原醴。忆昔多惊悸。
欢会非容易。难忘却,当初意。
原惭金谷主,空学庐江吏。
伊去后,泪痕又把红绡寄。
本是青田仙客,暂辞碧落,谪向尘寰。
极望蓬瀛万里,天路漫漫。
林飔急、缟衣凋素,岩日澹、砂顶摧丹。夜方寒。
声微力弱,难彻云端。媻跚。
不翔吴市,未归华表,孰驾缑山。
独立寒溪,自憎形影遽衰残。
篱落边、漫随鸡鹜,女床侧、空羡鹓鸾。近雕栏。
有人相对,同病堪叹。
羡兰台词客,久擅雕龙,年华未老。
肮脏风尘,喜宦情偏好。
醉墨霏烟,吟船弄月,梦断吴山晓。
桃叶江边,莫愁湖畔,春风来早。
欣睹琼阶,桂枝初长,佳气充闾,金线绣褓。
玉骨非凡,似神驹騕袅。
此际香闺,红妆群拥,看轩渠含笑。
子夜笙歌,沉沉凤蜡,玉山醉倒。